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百盛斷臂難保業績 百貨業的春天還有多遠?

來源:中國商網綜合       作者:中國商網綜合       時間:2016-08-08

百盛集團是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百貨企業。22年前,它在中國北京復興門開業了第一家百盛百貨。如今,百盛已在全國22個省份擁有57家百貨門店、運營著超過200萬平方米的零售面積,并售賣著超過8000個零售品牌。但在這幾年的“百貨寒潮”中,百盛百貨同樣身處困境。

據悉,百盛近日再發盈利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將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100%。受到電商、購物中心和其他本地百貨的沖擊,百盛處于入華以來的最艱難時期。

面對困境,百盛近兩年大刀闊斧的多業態布局、增加自營以及關店等都未能有效止損。

斷臂難保業績

百盛業績自2007年開始滑坡至今仍未見底。今年首季度百盛集團虧損收窄至1779.2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732.9萬元。營業額下跌13.39%至46.7億元,毛利率為16%。但這一向好趨勢并沒有延續。百盛中期虧損較去年同期或超過一倍。

百盛是傳統百貨業折戟電商時代的代表企業,它近幾年的策略性連續關店未有效助其走出業績低谷。據了解,2012年至今,百盛已連續關閉至少8家效益不好的門店自救。在陸續關閉貴陽、石家莊、北京等地的門店后,今年3月,經營了約20年的重慶大坪百盛閉店;隨后,開店22年之久的西安東大街百盛于6月宣布停業。

根據其官網數據顯示,目前百盛在全國共有56家門店。北京僅剩復興門、常營和太陽宮3家門店仍在運營。

業績連續滑坡的百盛已開始轉型。2012年起,百盛通過“觸電”、發展餐飲業務、進軍時尚生活廣場市場等方式轉變經營策略,但從近幾年的財報來看,似乎未找到破局之策。

但在百盛官網,線上銷售的女士箱包品類中僅有一個品牌,女裝品類中也僅有兩個品牌。

百盛還試圖通過發展餐飲業務來留住顧客。去年,百盛宣布通過全資附屬公司百盛商業有限公司就成立合資公司與馬來西亞餐飲品牌AUM簽訂四份獨家特許經營協議,在中國推出一系列的餐飲品牌,簽約的品牌包括法日休閑餐廳Franco、美國餐廳Johnny Rockets、咖啡廳The Library Coffee Bar及三明治餐廳Quiznos。

今年,百盛繼續通過拓展業態尋求破局。今年6月,百盛旗下首家大型時尚生活體驗中心——青島金獅廣場開業,這被看做百盛轉型的一大力作。百盛獨家引進了國際知名品牌TOUS,還創立了ZIE ZAC、Serena等自有品牌。

百貨業還有春天?

百盛此次將虧損歸咎于中國內地消費意欲疲弱,但原因顯然沒那么簡單。近幾年,電商、購物中心陸續崛起對百貨行業造成強大沖擊,百貨行業不變難以生存,轉型面臨的挑戰更大。

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在單體百貨、購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業態中,22家公司共關閉了41家店鋪。其中,百貨與購物中心15家,大型超市26家,歇業店鋪的營業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被關店鋪持續經營時間平均為6.84年,其中,百貨與購物中心為8.67年,大型超市為5.96年。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于外資超市,百盛等外資百貨壓力非常大。“各地不同的消費文化仍是局限外資百貨乃至中國本土連鎖百貨向全國發展的重要原因。中國百貨業區域化特點明顯,外資百貨和中國連鎖百貨在進入不同省市時,和當地百貨企業競爭中沒有明顯優勢。”

上述人士還表示,各大百貨公司在循序漸進地增加自營品牌、獨有貨品的占比,進一步優化特色商品,根據消費行為的變化進行調整。這將會吸引某一類或某一地區的消費人群,培養核心競爭力。

不過,上述人士認為,百貨業態將不會消亡。“把風險轉嫁給供應商的日子雖然結束,但靠自身發展的時代已來臨。”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