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無人超市”嗎?它一出現,便帶足了戲劇色彩。上海首家無人超市“繽果盒子”落地不到半個月就暫停營業,原因有些搞笑———技術沒問題,高溫把“盒子”曬傷了。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在杭州的無人店“淘咖啡”卻在造物節上火爆一時。
一開一關,再次讓無人零售業態成為行業焦點,它能否以及何時能夠生根落地備受關注。有專家認為,目前無人店的關注重點都在無人技術的實現上,但它要真正落地,還會在實際運營中面對層層挑戰。
上海兩家“無人超市”暫停營業
剛剛完成1億元A輪融資的無人店“繽果盒子”開業后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在申城連續幾天高溫后,店內體驗類似“蒸桑拿”,甜甜圈等商品甚至出現了融化現象。近日,位于楊浦區的第一家店決定暫時停業,并貼出“由于技術調試,暫時停運”的通知。
當日中午,記者前往位于大潤發總部的“繽果盒子”上海第二家門店,這里雖然沒有張貼公告,但店面也處于暫停運營狀態,“盒子”外部,有維修人員正在安裝空調。“繽果盒子”大潤發方面的項目負責人潘樂告訴記者,由于楊浦區的無人超市因高溫出現意外狀態,因此總部決定在“盒子”里多裝一臺空調,目前正在等待技術支持方來商討升級解決方案。他表示,“繽果盒子”并沒有關門,預計過幾天會重新對外開放。
與此同時,在杭州的淘寶造物節上,無人店“淘咖啡”首度露面。這家超市集合了商品購物、餐飲功能。消費者只需通過閘機入口時用手機掃碼即可,離店前消費者還會經過一道“支付門”,消費者只需走過通道,短短幾秒鐘之內,商品就會被結算,并在支付寶上自動扣款。
無人技術與人工成本孰高孰低
在剛剛過去的6月,“無人店”模式仿佛橫空出世,多家創業公司、傳統零售企業、互聯網巨頭紛紛做出無人零售新動作。由歐尚、大潤發與第三方共同打造的“繽果盒子”剛剛獲得A輪融資;F5未來商店完成了創新工廠的3000萬元A+輪融資;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宣布和深蘭科技一起合作搞TakeGo無人智能零售店;而“淘咖啡”則是阿里巴巴的代表作。每家運營模式各不相同:“繽果盒子”設無人收銀處,自動掃描付款;“淘咖啡”運用自主感知及學習系統、目標跟蹤及分析系統、意圖識別及交易系統,打造“自動識別,即走即付”的體驗;快貓QuiXmart推行的是店型機器人,掃掌紋進出,將商品與人綁定。
科技是無人店的光環所在,但其技術成本之高也令人咋舌。潘樂雖然沒有透露“繽果盒子”的實際投入,但他表示,由于還沒有量產,成本非常高。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無人方案降低了人工成本,但同時也增加了RFID成本(無線射頻技術),這種技術標簽成本居高不下,結果必將導致店內商品價格只能與普通便利店雷同,難以降價。
上海市商業經濟學會會長齊曉齋認為,無人店能否進一步發展,要看人工智能成本和普通便利店相比孰高孰低。如果無人技術不能帶來更低成本的便利,就只能作為噱頭存在,而不具備可持續運轉的商業模式,也無法將規模擴大成為一種商業業態。
“無人店”離落地還差些什么
看上去有足夠酷炫的技術,然而“無人店”現階段依然停留在“概念店”階段。潘樂透露,目前“繽果盒子”仍在試運營,并沒有接到落地推廣的任務。而“淘咖啡”負責人應宏則表示,未來在技術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這套技術才會展開更多的授權合作。
齊曉齋認為,“無人店”實際運營起來會面臨層層障礙。再強大的無人店,也招架不住人多的尷尬。亞馬遜就無人店AmazonGo申報的專利內容顯示,無人便利店構想的關鍵技術在于其特殊的貨架,它通過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貨架上商品的移動,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人多擁擠時系統計算量會迅速變大,因此原計劃于3月結束測試正式開放,也推遲了落地時間。
潘樂更加擔心的是防盜問題。他告訴記者,在“繽果盒子”購物,全靠用戶自覺,如果用戶沒有付款就離開店面,系統會發送提示消息給消費者,監控也會全程記錄,但若是用戶拒不付賬,現階段并沒有有效手段來防范。
“無人店未來最適合在購物不便的地方,以便利店的補充形態出現。但如果沒有辦法解決拒付問題,會面臨很大的風險。”齊曉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