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P.M.視點

融創先收購樂視、后“接盤”萬達項目 其商業邏輯又是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時間:2017-07-14

      半年或年度的房企銷售排行榜,照例會區分權益和綜合銷售額。有的房企,銷售額有500多億,權益銷售額可能只有300余億。

  所謂權益銷售額,是指房企按照實際股權分攤計算的銷售額。之所以會出現權益銷售額這個概念,是因為,房企合作拿地、開發的項目越來越多了。合作開發則是由于現在的土地越來越貴,一塊地動輒幾十億。

  融創同樣也有不少的合作項目。今年上半年它的綜合銷售額為1118億元,權益銷售額為770.6億元。其中包括收購的項目,也未必是100%股權。

  融創迄今最大的合作,是與萬達。對,就是這幾天吵得沸沸揚揚的632億融創萬達交易案。這也是我國房地產史上金額最高的合作案。此前最大的交易案是不久前的6月29日,萬科以551億元奪得廣信資產包。再往前,2016年3月,中海以310億元收購中信旗下部分住宅,中海旗下部分物業61.49億元轉讓給中信。

  沒錯,幾乎所有媒體都將融創與萬達的這筆大生意,稱為收購,即融創收購13個萬達文旅城和76個酒店項目。我為什么卻非要稱為“合作”呢?

  融創公告的雙方合同有這么一段話:

  (交易正式達成后)“目標項目公司由買方獨立營運管理,買方委派目標項目公司常務總經理,并負責銷售物業。賣方委派目標項目公司總經理,并在目標項目公司名下設立持有物業項目部,并由賣方委派項目部總經理,負責持有物業的運營。買方委派持有物業項目部一名財務人員、一名成本人員。”

  此外,合同還規定,萬達文化旅游城的品牌不變,規劃、設計方案不變。

  據此可以斷定,這不是一起簡單的收購案,很大程度上是一起房企合作案。

  萬達達成合作的原因,固然與其加速回A、轉型輕資產路徑有關,最直接的理由則是,缺錢。我個人分析,可能是5月份左右金融和投資機構突然對萬達捂住了錢袋子。而萬達的現金流管理是一環扣一環,須臾不可斷流的。換回632億的資金,每年還有6.5億的管理咨詢費,卸下了龐大重資產的萬達,可謂得其所哉。

  融創要的,是萬達文旅城的巨大土地儲備,即近5000萬平方米的可售面積。我們記者已經報道了,加上負債,這些土地儲備的綜合成本,每平米不會超過2000元。即使一批萬達文旅城是位于三線城市,這種成本的土地現在也很難拿到了。

  融萬合作案的商業邏輯,一個要的是資金,一個要的是土地,說到底,就這么簡單。其他諸如妖魔論、陰謀論,要么是吸引眼球,要么是故意裝糊涂。

  但這個邏輯卻不適用于融創與樂視的交易案。稱其為收購案倒是沒錯。

  賈躍亭割肉補瘡,也是為了錢。他出讓股權,換取救命錢。當然,我們現在知道了,融創1月份宣布注入的150億,遠遠填不平樂視巨大的窟窿。因為,樂視的債務危機,絕不限于上市公司樂視網,而是已蔓延到整個樂視體系,所謂樂視七大生態。

  融創收購樂視網、樂視致新、樂視影業的股權,目的卻是為何?說實話,到現在我也沒完全弄明白。

  我個人猜測,融創最初的動機是投資。正如孫宏斌所說,這就是一門生意。做生意嘛,無非是追求回報。只要價錢合適,符合預期,那就投資唄。當然,任何生意,都不是包賺不賠。孫宏斌的預期是,要么虧30%,要么賺300%。

  正如我不相信融萬交易背后的陰謀論,我同樣不相信孫宏斌當初是步步為營意在謀取樂視控股權的說法。因為無論是樂視網的上市公司平臺,還是樂視體系的幾大主營業務,與融創的公司戰略、商業模式均無明顯的互補互通功能,幾乎都是其完全陌生的領域。這樣的投資和收購邏輯,說不通。

  但人們都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觀點。所以,融創是怎樣的初衷和邏輯,從來都不重要。樂視股權收購案的復雜之處在于,所有的信號似乎都在朝著需要孫宏斌主導甚至控制樂視的方向在走。這個時候,對于孫宏斌來說,正應了那個詞,身不由己。

  十多年前,我就說過,企業的基因是由創始人的基因決定的。且不說更早前的綠城、佳兆業收購案,單從萬達、樂視股權交易案看,就有著孫宏斌鮮明的個性色彩。交易,只算大賬,一旦決定,立即拍板。老孫是很少顧忌別人議論的,他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這樣的商業決策,贏則大贏,輸了也會受不輕的傷。好在融創的抗風險能力已是今非昔比。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