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而全到小而美。
多年來一直以大型商超為主業態的沃爾瑪、家樂福、歐尚等零售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小而美”的業態,便利店、生鮮體驗店及無人店等陸續浮出水面。
記者了解到,沃爾瑪在中國區試水緊湊型新店、歐尚則進軍精品超市、家樂福正進一步推進便利店業態,永輝超市的會員體驗店則主打生鮮小店,大潤發甚至涉足無店員服務的便利店。
實體零售大佬上述戰略的背后是嚴控成本,同時更加靈活化地拓展項目,在實體零售生意越來越難做的當下可以獲得更多門店,與電商差異化競爭。不過,這些尚未成熟的小店以及無人店也存在不少挑戰。
永輝超市是嘗試“小店”較早的零售企業,其試水“超級物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期又出現了永輝會員體驗店。
記者實地采訪看到,永輝會員體驗店面積比便利店略大一些,店內以生鮮為主,還有部分自助式服務,比如自助稱重機。永輝超市原本就是以農貿市場生鮮生意起家,會員體驗店也是進一步發揮其優勢,用生鮮吸引客流。
沃爾瑪開始了緊湊型門店的計劃。相比沃爾瑪主打的1萬多平方米大賣場而言,緊湊型門店的面積要小50%左右,更突出餐飲和服務。
家樂福已涉足easy便利店,其門店面積比普通便利店稍大一些,但小于標準超市,貨品突出生鮮和進口商品,同時還有顧客休息區等。此外,百聯系也在嘗試中小店新業態,其近期試水RISO,主打“餐飲+生鮮+書店”融合模式,面積也遠小于大賣場。
瞄準便利店的還有高鑫零售。高鑫零售中期業績公告中提到,計劃于2017年下半年在上海新開第二家Hi!Auchan。這是歐尚正在試水的精品超市,面積要比大賣場小了一半,類似中型超市,此前其嘗試做的第一家精品超市業績還算不錯,公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第一家Hi!Auchan的銷售額及顧客人數均較2016年同期增長40%。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更小、更便利、更集中突出生鮮和進口商品、增加智能化自助服務和餐飲等體驗式區域是大店轉小店后賴以吸引消費者的幾大“法寶”。
不過,小型門店要想盈利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首先是為了控制租金成本,租金一直是實體零售業者最大的支出之一,中小型門店面積起碼比大賣場小一半,甚至只有大賣場的十分之一,這就極大地節省了租金支出。其次則是差異化,這些新型中小型門店很多都會強調體驗式、自助服務以及生鮮,這些都是為了與電商差異化競爭,尤其是永輝超市這類原本就主打生鮮的實體店。”零售業資深人士沈軍分析。
節省人工成本則是小店尤其是無人便利店的另一大優勢。
中國自助售貨協會會長沈哲明向媒體透露,目前人工成本壓力很大,便利店應該是未來主流趨勢,未來的便利店將會分為有人值守、無人值守、有人和無人結合三種。無人便利店投資總體上看比傳統便利店投資少,進入門檻低,未來會有大量資本進入將會對現有傳統店帶來沖擊。
此外,中小型零售店的SKU(庫存量單位)管理也比大店方便很多。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通常一家大賣場的SKU約為2萬,標準超市SKU約為1萬,便利店SKU約為3000,因此小店便于SKU管理,也更加突出主要客戶群需要的重點商品。
“靈活性是大店轉向小店的重要根本目的之一。現在實體零售商開店選址越來越難,優質的商業位置是稀缺資源,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適不適合你的業態。如果一味做大店,則對于面積和層高都有嚴格要求,很多商圈的優質位置無法滿足大店的所有硬性指標,然而中小型門店就可以靈活操作,有時候面積小一些,層高也不用太高,這樣就多了很多新店拓展的機會,有利于增加市場份額。”在沃爾瑪工作多年的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在中小型門店越來越受到追捧的時候,零售業者也需要意識到小型門店的各種挑戰。
沈軍指出,小店需要更加精準營銷,必須選址在主要客戶群集聚地,比如寫字樓、社區、商圈等,街口轉角位置是優先選擇,然而這樣的位置現在已經很難拿到。此外,中小型店甚至無人便利店雖然節省了員工,但需要在智能化監控系統方面下功夫,尤其是無人便利店的后臺監控系統要求很高,而且在沒有員工管理的情況下,無人便利店的貨損控制也是一個難題。
“當然,在成本高企、電商沖擊之下,實體零售商的生存面臨困難,因此轉型勢在必行,由大做小的確是可行的策略之一。”沈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