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場的商業,內卷和焦慮成為當前工作的主旋律。內卷之下,焦慮之中,有的企業就會忽視正常商業規律,使出一些歪招、怪招,力求出奇制勝。到底有什么招數呢?
1、主觀主義。
不尊重客觀規律、不顧實際情況,紙上談兵,貪多圖快;喊口號、大躍進,不能循序漸進;也有可能是悲觀的主觀主義,事情還沒干,沒做調研、計劃就說事情干不成。
2、過度管理。
過度管理指的是有的管理者喜歡事事親歷親為,事必躬親,整日陷于忙碌之中,過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精力和眼光,不相信自己的員工能夠做好,認為缺少自己的指揮就達不到預期結果。無數專業條線、數不清的考核指標、翻不完的指導規則,文山會海、寫不完的作業,導致基層管理者難以發揮主動,導致習慣性無能。萬事皆考核,人人自危、草木皆兵。可能導致員工誠惶誠恐、滿意度下降,對商戶和消費者服務很難做到全心全意。
3、專業化流失。
商業經營,是一個復雜的經營藝術,涉及范圍極廣,又沒有教科書可以參考。所以從選址、規劃、招商、運營、營銷、服務、線上等多角度來說都是存在較強的專業化門檻,在面臨日益加劇的市場強競爭,快速變化的年輕化消費需求,以及線上線下融合,后疫情時代的散點爆發,對商業經營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專業化經營能力和綜合性管理能力,都是管理團隊不可缺少的。如果僅從結果考核導向,來指導經營是事后諸葛、本末倒置,通過趨勢預判、競品分析、市場動態發展,來做經營策略研判,達到項目最有效的動態化經營。放棄專業化,是對商業的誤解,對商業經營的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