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深度參與城市更新,豐盛里?靜安寺廣場榮獲 “2024 年城市更新典范?優質資產更新” 獎項。豐盛里作為錦迪城開的匠心之作,正逐步以品牌實力鍛造城市更新標桿項目。豐盛里?靜安寺廣場作為上海城市更新的璀璨名片之一,通過 “商業 + 文化” 雙引擎驅動,實現了文化底蘊與現代時尚的完美交融。
豐盛里?靜安寺廣場位于華山路、南京西路交會路口,面朝靜安寺、背靠靜安公園,集購物、餐飲、文化藝術等多功能為一體。其核心地理位置使得廣場與靜安寺、靜安公園、華山路等地標形成了獨特的 “一寺、一園、一場、一街、一社區” 的綜合聯動格局,展現出深厚且得以保留的文化底蘊。
豐盛里?靜安寺廣場的更新和運營主體為上海錦迪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隸屬于靜安置業集團。公司積極投身城市更新發展,先后參與了多個項目的建設與運營。
90 年代末,伴隨著上海地鐵二號線的開工建設,靜安區決定打造多功能下沉式廣場,靜安寺廣場由此誕生。建成初期,廣場整體風格以歐式典雅為主,中間建有敞開式露天舞臺,背后環繞圓弧形古典羅馬敞廊和廊柱,噴泉點綴其中,地面鋪設深灰色花崗石。廣場地下商業空間曾是繁華一時的伊美時尚,但隨著靜安寺商圈的更新提升以及周邊高檔寫字樓的建設,廣場基礎設施逐漸老化,業態定位與市場需求不再匹配。
2009 年,靜安寺廣場啟動首輪綜合改造工程,引入知名品牌,增設咖啡館、休閑餐飲等業態。然而,由于電商沖擊、商業動線等問題,此次調整未能顯著緩解困境。2015 年 11 月,為配合地鐵 14 號線靜安寺站的建設,廣場再次迎來升級改造,并于 2024 年 3 月 18 日煥新啟用,更名為 “豐盛里?靜安寺廣場”。
此次改造以人為本,綜合考慮了功能定位、空間層次、交通動線等多方面因素。廣場高度經過調整升高至 -2.5 米,并新增了一條華山路地下過街通道,優化了地下空間的步行體驗。廣場地上動線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原有的舞臺位置從北側遷移至南側,讓行人更直觀地觀賞廣場活動。同時,廣場與靜安公園之間的邊界進一步開放,以融合增空間,呈現出 “繁花似錦,亦靜亦鬧” 的迷人特質。廣場采用金、灰、白作為主色調,賦予其古樸而典雅的氣質。
豐盛里?靜安寺廣場以輕餐飲、零售和文化等為主營業態,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端品質、更具城市溫度的生活體驗。同時,積極探索商圈聯動的創新格局,打造成為 “‘千億商圈’新高地、城市更新新亮點、交通換乘新區域、文化休閑新場景” 的 “四新” 廣場,為南京西路 “千億商圈” 和靜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范區增添更多活力。
華遠地產首個商業城市更新項目華遠坊,定位為 “全家庭式消費場地”,提供 “產品 +” 消費空間,引入多家品牌商戶,推動門頭溝商圈體系升級。
華遠坊坐落于北京市門頭溝區的核心地帶,原址為門頭溝家喻戶曉的 “大百” 商場。作為華遠地產精心打造的首個商業城市更新項目,項目覆蓋了高端住宅、星級酒店、商業辦公等多種業態,并可輻射項目周邊 20 萬消費人群。
華遠坊根據不同客群需求,打造 “人貨場圈” 的商業生態模式,形成舒適、便捷、有趣的 “便民圈”“宜居圈” 與 “商業圈”。被定位為 “全家庭式消費場地”,提供 “產品 + 體驗”“產品 + 服務”“產品 + 社交” 的精細化場景。目前,華遠坊已經引入包括特色餐飲、精品零售、兒童教培、生活配套、休閑娛樂等 40 多家品牌商戶,匯集多家門頭溝區域首店。
華遠坊通過購物空間、娛教空間、美食空間和展陳空間的業態規劃,布局 Hi Street 特色主題街區,營造持續動態運營的 “場”。通過創意場景設計與內容迭代升級吸引客流,與消費者產生精神成長共鳴與多元情感連接。
華遠坊的開業,不僅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更是華遠集團在商業城市更新領域的一次成功探索。開業首日客流量突破 10 萬人次、銷售額突破 500 萬元、品牌出租率達 98%、開業率達 97%。眾多品牌開業單日營業額居門頭溝區域品牌領先地位。
上海市商業地產加速更新,傳統百貨面臨變革,以街區為形態的商業項目脫穎而出,注重氛圍感和松弛感的戶外場景,滿足人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情緒需求。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商業地產發展迅速。隨著城市更新的推進,傳統百貨商場面臨著品牌業態陳舊等問題,不得不接受或重建或閉店的處境。而融合城市文化和歷史建筑的商業街區,逐步成為市民青睞的購物休閑新選擇。
這類項目充分挖掘所處地域的文化特色,將歷史建筑和當地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出獨特的文化氛圍。通過空間個性化為消費者打造記憶點。例如,港匯恒隆廣場通過對商場空間和品牌的整體躍升,積極發展 “首店經濟”,坐穩徐家匯商圈的 “頭把交椅”。鴻壽坊始建于 1933 年,由瑞安房地產花費 4 年開發打造,并注入創新美食文化體驗品牌,塑造 “精致煙火氣” 的上海 15 分鐘生活圈商業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