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作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是招商引資、創新發展、對外開放的主要載體,是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和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產業園區是承載不同產業發展的載體,而非一種單純的地產產品。因此,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只是開始,更重要的在于園區運營與產業服務,隨著新興經濟模式的發展,也必然給產業園賦予更多的內涵。中國園區經濟發展的40年歷程,產業園也從過去“搭框架”到“精裝修”,產業園區的運營模式也不斷更新迭代,從“1.0時代”進化到“4.0時代”。具有產城融合、創新驅動和復合經營特質的第四代產業園區(園區4.0)是面向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園區1.0”進化到“園區4.0”,主要實現了四個方面的升級:由粗放式發展進化到精細化發展;由注重規模化進化到注重品質化;由制造業為主進化到以科研類為主;由注重硬環境建設進化到注重軟環境建設。
“園區4.0”模式的產生是有其時代背景的,其背后的推動力量主要源于四個方面:
1、“互聯網+”成為園區發展的助推器。中國近年來互聯網新貴崛起,大量風投資本涌入TMT(科技、媒體、信息)領域。“互聯網+”通過聚焦資源、讓利市場、加強資產流動性,正逐漸成為中國產業園區升級發展的新動力。
2、創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產業園區更新迭代。目前產業園區開發運營模式依然過于依賴土地紅利,園區亟需從“租售型”、“賣地型”向“管理型”、“投資型”轉變,由單純的土地運營向綜合的“產業開發”和“產業氛圍培育”轉變。
3、園區呼吁以人為本,產城融合正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產城融合是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以達到產業、城市、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的發展模式。正所謂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轉”。
4、創新型經濟快速發展,集聚創新元素成為產業園區發展的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四新“經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彎道超車的新動能,其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四新“經濟支撐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布局科技創新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強化建設市場科技應用項目的示范作用。其次,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對量大面廣的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采用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制造及電子商務等新的生產經營模式。第三,“四新“經濟推動新興領域發展:”互聯網+四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氛圍,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概言之,園區4.0就是以“可復制、可推廣、可認證”的現代治理標準體系為支撐,園區與企業依存共生、協同發展、融合共贏的創新生態圈。這種由粗放變精細、由規模化到品質化、由制造到科研、由硬服務變軟環境的過程,正是打造現代園區核心競爭力的創新過程。我們期待各產業園區開發/投資/運營商能夠真正拆掉技術、產品、市場壁壘,打通產業和科研雙邏輯,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障礙,實現園區4.0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協同高效運行的新興業態。
格物進化是國內產業園定位規劃領域的領先企業,擅長各類型主題產業園的產業定位、發展規劃、招商策略、園區運營的全流程融合策劃,為各類轉型產業園投資開發的企業提供拿地策劃、關鍵資源導入、產業定位、園區規劃、開發策略、投融資設計、招商運營策劃等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