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沒內容的商業地產將成為一堆垃圾呢?商業地產的內容載體是商戶,而商戶經營的品牌和模式為內容;現在實體商業商戶面臨的問題是投入成本大,回收周期長,并且90%以上的商戶是處于虧損狀態,所以愿意開實體店的商戶越來越少,任由招商人員怎么講故事也不管用了,內容的載體不來了,內容當然就沒有了!沒有了內容的商業地產就像沒裝驅動程序和各種應用軟件的電腦、手機一樣,根本就用不了,只是一個殼而已,成為一個嚴重過剩的垃圾;其實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商業地產招商為什么難?因為商戶不盈利;為什么商戶不盈利,因為線上購物消費比實體店可選性多、價格透明度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等因素降維打擊了實體生意,再加上實體投入的成本遠高于線上,特別是租金和物業管理費成本。
2020年7月1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民規模已超過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10.63萬億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達5125.65萬人。 2019年中國整體零售總額41.16萬億,數字化交易額就達34.81萬億,占零售總額的85%左右,從廣義電商角度上講,也就意味著數字化線上零售交易已經遠超傳統實體零售交易,說到這里大家就應該清楚為什么實體經濟如此難做了!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實體商業必須線上+線下全數字化融合并實現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否則沒有任何的出路和活路!
在全國乃至全球經濟現狀下,商業地產不止要有內容,而且必須是好內容才會有其價值和增值空間,那什么才是好內容呢?答案是物業方具備自營和數字化功能,并開設自營示范店有效賦能商戶是最好的內容;而很多商業地產商和職業經理人的誤區以為是搞些美陳、活動,造一些所謂藝術展覽和什么沉浸式體驗就是好的內容,要知道商業地產的本質是商業,不是美術館也不是博物館、更加不是公園,是做生意要產生交易流水才算數,以上這些花拳繡腿作為錦上添花是可以的,但如果是以此為好內容那就大錯特錯了!互聯網時代用戶不會因場景吸引人而轉化購買東西,最多來逛逛熱鬧打一下卡,商戶更加不會因為場景漂亮就愿意投資虧錢;商業地產商如果是屬于那種錢特多愿意自持也愿意燒錢來展示藝術情懷例外,例如K11;最實際的好內容=能盈利的商戶+雙線新零售品牌(天貓、京東、淘寶、拼多多有店并交易流水不錯的品牌)。
中國商業地產商90%以上都不具備零售運營能力,特別是中小型開發商,并且這也是開發商最不擅長最不愿意干的事情,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將物業及時分割包裝銷售給小投資商,因為大投資商基本上不可能去接這種夕陽行業的盤,未來是數字化經濟時代,對商業地產的需求性會很少,再遲了就來不及了;恒大這么牛逼的企業都在全國甩賣,商業地產運營鼻祖萬達都在輕資產,如果開發商要自持商業地產就必須得做好長期投資和零售運營的準備,并且還需要自營20%以上+全面數字化經營;不管選擇哪條路都得快速行動,否則沒內容空置的商業地產肯定就成為一個鋼筋水泥的垃圾,最終成為一個不良資產的結果。
文章來源:新商業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