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發布《安徽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將倡導建設一批有地域鄉村特色的綠色農房;此外,合肥的湯池、三河還將打造特色小城鎮。
合理放寬合肥城區落戶條件
按照規劃,將實施全面開放的城市落戶政策。合理放寬合肥城區落戶條件,全面放開其他城鎮落戶限制。最大限度精簡城鎮戶口登記和遷移手續,縮短辦理時限,方便戶口遷移。全面實行設區市范圍內本地居民戶口通遷制度。
此外,我省鼓勵市縣政府給予進城購房落戶農民合理補貼,對退出宅基地進城購房農民給予購房補貼。對不具備購房能力且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支持在市場上租房居住,政府通過發放租賃補貼或提供公共租賃住房等方式,滿足基本居住需求。積極發展住房金融公司和個人住房貸款保險業務,將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與城鎮職工享有同等的公積金提取、貸款權益。
湯池、三河要打造特色小城鎮
按照規劃,到2025年,將選擇160個左右產業基礎較好、生態環境優良、文化積淀深厚的小城鎮進行重點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徽風皖韻、凸顯專精美活的生態宜居型特色小城鎮或特色小鎮。
其中,重點支持廬江縣湯池鎮等小城鎮,注重特色旅游業態打造,以休閑旅游為核心產業,構建融合文化、旅游、生態、社區等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完善提升服務接待能力。重點支持肥西縣三河鎮等小城鎮,塑造文化風貌特色,加大古建筑、古街區的保護開發力度。此外,我省還要保護一批歷史底蘊厚重的名城古鎮。
建設地域特色和魅力的美麗鄉村
全省依據地理和經濟條件分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和皖南片區,建設各具特色和魅力的美麗鄉村。因地制宜,尊重群眾智慧,從歷史挖掘、當地選材、環境協調等方面考慮,倡導建設具有地域鄉村特色的綠色農房,形成廣泛覆蓋的風景。
其中,皖北地區的農房引導保留中原地區風格,保護亳州四合院、淮北民居等傳統建筑;皖中保持江淮地區風格,保護江淮院落式、天井式、桐城氏家大宅、圩寨等傳統建筑;沿江有水鄉雅秀特色風格,融江南水鄉和皖南民居特點,保護吊腳樓等水鄉傳統建筑;皖西帶有部分徽派元素,保護皖西南大屋、皖西北圩寨等傳統建筑;而皖南則是徽派建筑風格,保護徽州民居、土墻屋、樹皮屋、石屋等傳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