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浙大教授張蔚文:特色小鎮吹投資東風 助企業綠色發展

來源:新華網       作者:新華網       時間:2017-11-08

 

11月20日-22日,“中國全球投資峰會:杭州”將在錢塘江畔如期舉行,會議前夕,新華網陸續采訪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以第三方視角探索“后峰會前亞運”契機給杭州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把脈全球經濟和投資合作形勢,為杭州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國際化進程出謀劃策。

 

第二期,我們邀請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張蔚文接受專訪,共同探討特色小鎮為杭州投資環境創造的機遇。

 

特色小鎮為企業創造投資“風口”

 

張蔚文一直以來致力于特色小鎮、新型城鎮化領域的研究。她認為,特色小鎮作為一個產業集聚的平臺,可以憑借其集聚效應及影響力吸引企業前來投資,有效降低企業對投資項目的搜尋成本及匹配成本。

 

比如杭州玉皇山基金小鎮,最早是一些輕資產的文化創意企業進駐園區,逐步形成山南文創產業園,而政府為給園中的文創企業找融資渠道,有意識的在園區引進一批投資基金公司,私募機構、銀行及券商陸續跟進,形成了創投產業園區。借助浙江省創建特色小鎮的契機,該地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基金公司,逐漸升級為全國第一家以基金產業為龍頭、文化創意和休閑旅游復合并進的產業小鎮。

 

張蔚文認為,在特色小鎮的政策設計中,強調企業的主體地位和政企合作關系,對企業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擴大收益。特色小鎮還享受綜合性套餐政策紅利支持,土地、財稅、金融三管齊下,新興產業政策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制度方面,小鎮已然得到全方位的政策支撐和創新性的政策供給,為企業的進駐、投資帶來了‘東風’”。

 

特色小鎮守住生態紅線 踐行綠色理念

 

從小鎮創建和培育的規劃和實踐來看,張蔚文認為,綠色經濟為杭州經濟發展帶來的投資機遇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在產業創新層面。特色小鎮在本質上是一項產業政策,主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以及泛旅游產業。就前者而言,特色小鎮是對原“塊狀經濟”的超越,從傳統優勢產業來看,應通過融入現代工業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在保障其產業活力的同時減輕能源消耗、優化生態環境;從新型產業來看,應將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環境友好作為產業選擇的底線,將新工業、新技術、高產出作為產業發展的方向,瞄準高端產業,打造綠色產業鏈。

 

就后者而言,發展泛旅游產業與綠色經濟的要求相吻合,文化旅游、健康養老、休閑度假、智能制造、互聯網+、體育運動等企業業態可抓住機遇,挖掘綠水青山下的歷史傳統、民俗文化,并結合市場需求和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手段,打造小鎮的泛旅游產業鏈。

 

第二,小鎮總體建設層面。特色小鎮的文旅、養老等高端產業均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主要賣點,文化特色也植根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中,對于小鎮來說,“生態牌”既是紅線、底線,也是優勢所在。因此,從規劃階段開始,小鎮就應踐行“綠色理念”。

 

綠色投資的三重底線:經濟、社會、環境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綠色產業是我國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未來,綠色投資、綠色金融的需求不斷增加。張蔚文表示,綠色金融的創新力度和發展勢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綠色經濟的總量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綠色、可持續的投資是基于環境準則、社會準則、收益回報準則的投資模式,它考慮了經濟、社會、環境三重底線或三重盈余”。張蔚文表示,按照這一原則,綠色投資要求投資者不單是追求經濟利益的經濟人,更要是具有社會責任的投資者。在其投資決策中,選擇標準是經濟、社會、環境三重標準。

 

具體來說,投資者應選擇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社會價值的投資項目,不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謀求更高的利益。

 

挖掘特色小鎮潛能 發揮平臺集聚優勢

 

特色小鎮仍處于建設與探索階段,蘊藏著大量潛能尚待挖掘。

 

張蔚文分析,從產業角度而言,企業長續發展機制尚需完善。對于特色小鎮而言,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集聚是實現小鎮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此外,要發揮校企合作模式的優勢,開展與浙江大學、中國美院等院校合作,推動知識向產品轉換。

 

從要素角度而言,多元化投融資機制仍未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特色小鎮原則上3年內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可見,投資額是特色小鎮考核的一個核心指標。如何拓寬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來源渠道,確立多元化的融資運作模式,是挖掘杭州特色小鎮發展潛能、實現小鎮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從制度角度而言,部分體制機制障礙亟待破除。特色小鎮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為運營方式,規定每個特色小鎮要以企業為主體推進項目建設,政府不應再直接介入競爭性市場領域,而是應回歸公共服務、制度保障以及環境改善這些公共性職能。

 

“特色小鎮立足于高端要素集聚和產業轉型升級,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新探索,而特色小鎮模式所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圈,可以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集聚優勢”。張蔚文如是說。

 

特色小鎮終極目標:提升百姓“獲得感”

 

2016年4月,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曾對浙江省特色小鎮開展調研活動,進行經驗總結。這些經驗不僅對杭州、也對其他地方用好小鎮平臺,發揮最大作用有所啟示。張蔚文分析了五條經驗:

 

一是因勢而建,在特色產業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當地社會經濟情況及歷史因素。

 

二是乘勢而起,特色小鎮包含“小而精”“小而美”的規劃設計理念,以及政策提供的土地要素保障、財政支持,為這些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機會。

 

三是借勢而興,特色小鎮模式更為強調“市場化”運作模式,需充分借力企業家能人、業內領軍企業及社會資本等力量,以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

 

四是順勢而為,特色小鎮的創立和運行,要求更為立體、豐富的政府角色,要求政府有更高的認識能力、細致的管理能力和靈活的調整能力。

 

五是聚勢而成,特色小鎮的終極發展目標是惠及當地居民,而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支持又是特色小鎮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