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涇縣云嶺鎮大寧村村委會主任湯三葉也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當地的紅色資源——皖南新四軍軍部舊址。
近日從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宣城市代表團獲悉,湯三葉等10名宣城團代表向大會聯名提交了《關于深入挖掘新四軍文化,加強紅色資源開發建設的議案》。
湯三葉等10名代表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議,大力支持皖南新四軍軍部舊址涇縣云嶺鎮創建軍事特色小鎮并打造軍民融合示范基地,加強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支持該鎮引進層次高、實力強的企業入駐開發軍事旅游、軍事體驗項目,統籌鎮區建設和景區建設。
皖南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安徽涇縣云嶺鎮羅里村,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官方介紹,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設于云嶺,指揮華中敵后各抗日戰場的新四軍部隊。中共中央東南局也同時設此。軍部在云嶺近三年時間里,是新四軍向華中敵后發展的關鍵時期。
1963年7月,陳毅元帥為舊址敬題“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館名。2004年,舊址被中宣部等部委列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之一,2016年被中央黨史研究室評為“我最向往的20個黨史紀念地”之一。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現保護的舊址點有:軍部司令部、軍部大會堂、修械所、政治部、教導隊、戰地服務團、中共中央東南局、烈士墓、葉挺橋等10處,并新增了《云嶺碑園》、葉挺銅像廣場、輔助陳列、專題展覽等設施。館內現存各種珍貴圖片、文物、資料4000余件。
湯三葉等代表認為,近年來,云嶺鎮和舊址紀念館雖然在集鎮建設和景區提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與國內其他知名紅色旅游景區相比、與領導的期望和群眾的期盼相比,舊址紀念館均存在明顯的短板和不足。這些不足可以概括為“四不少四少”:游客不少消費少,保護經費不少建設經費少,景點不少串聯少,名頭不少吸引力少。
湯三葉等代表建議,目前舊址紀念館交通不暢,循環道路尚未接通,整個景區無法封閉,形成一體;項目資金單一,爭取到的項目多為文物保護類,資金僅限于文物本體的維護維修,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嚴重不足;自身經費匱乏,舊址固定經費只有上級補助的每年300多萬元的免費開放資金,僅能滿足景區的基本運轉、小型工程建設、修繕、設備購置等,基本費用嚴重短缺。
另外,新四軍史料陳列館建設標準較低,館內基礎設施陳舊,無中央空調及通風系統,電子設備老化,展陳形式單一。部分舊址如教導總隊、戰地服務團、章渡兵站等未修繕開放,景點周邊大量閑置民房未征收,嚴重影響景區的整體開發。旅游產品缺乏體驗性、參與性,游客停留時間短、帶動消費少、輻射功能小,對地方經濟幾乎沒有拉動作用。緊鄰景區的云嶺集鎮規模受限,品味不高,功能不全,與景區應有的配套標準相差甚遠。
為提升舊址旅游品質,打造旅游精品,深入挖掘以新四軍文化為代表的紅色旅游資源,湯三葉等代表提出了5條建議,具體包括:認真落實5A級紅色旅游景區創建計劃;提請安徽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云嶺鎮創建軍事特色小鎮并打造軍民融合示范基地;鼓勵多渠道開發游客參與類、體驗類旅游項目;適度增加舊址紀念館的免費開放資金數額;改造提升涇縣境內皖南事變烈士陵園、王稼祥故居紀念館等紅色旅游資源。
具體到第二條建議,湯三葉等代表提請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強對云嶺鎮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支持該鎮引進層次高、實力強的企業入駐開發軍事旅游、軍事體驗項目,統籌鎮區建設和景區建設;引進高標準接待設施,大力開發景區周邊景觀農業、體驗農業;安排專項資金對云嶺集鎮道路沿線建筑外立面進行徽派風格改造提升,進一步充實內涵、豐富形式、提升品味。
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此后,住建部先后公布了兩個批次總計403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等安徽小鎮入選。安徽省也公布了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名單,涇縣中國宣紙小鎮等25個小鎮作為省級特色小鎮入選,鳳陽縣小崗改革小鎮等18個小鎮作為省級特色小鎮(試驗)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