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朱奕龍是麗水市知名歸僑,現任中國僑聯副主席、寧夏回族自治區僑聯主席、銀帝集團董事局主席等職。今年是他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履職建言的第11個年頭。從2008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到今年,他一共向大會提交了200多份提案,內容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繁榮穩定、僑務僑情、民生保障、文化教育、法制建設等多個方面,其中更有不少提案獲得了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和采納。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朱奕龍將關注點放在了火熱的特色小鎮建設上。
“特色小鎮建設是中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現在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亟待解決。概念泛化、標準固化、規劃虛化、實施弱化、考核簡單化,這些都成為目前特色小鎮建設中較為普遍的問題。”
朱奕龍曾對多個特色小鎮進行了相關調研。他發現,特色小鎮本應是“非鎮非區”的創新發展模式,但目前有的地方把產業園區包裝成特色小鎮,有的地方在風景區內圈地建特色小鎮。除省級特色小鎮外,各縣市也爭建特色小鎮,有的地區甚至提出要創建百個特色小鎮的目標。但是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各地政府“爭牌帶帽”觀念較強,存在前期策劃過度包裝,主導產業實質性項目少的情況。
朱奕龍說,過去的幾年,家鄉麗水充分發揮自身山水人文特色,依托于傳統的青瓷、石雕、寶劍等歷史經典產業,在建設特色小鎮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建成的龍泉青瓷小鎮、蓮都古堰畫鄉小鎮等都充滿了鮮明的麗水特色。特色小鎮正成為展示麗水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名片。但從全國來看,特色小鎮建設依然存在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為此,他在今年提交的《關于完善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提出:特色小鎮創建應遵循“少而特”、“少而精”的原則,堅持“傳承歷史”和“面向未來”兩大理念,打造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平臺。從這一點來說,麗水的先進經驗值得借鑒學習。
朱奕龍建議對目前倡導的特色小鎮創建標準作出必要調整。一是增加新興類產業導向。二是完善對社區功能的界定,強調特色小鎮促進交流、提供公共服務、支持創新創業等社區功能。三是調整小鎮的選址要求,避免選址要求的絕對化。
他提出,可以圍繞“主題—功能—空間”深化特色小鎮規劃設計。例如,主題要體現“新、親、深”。
朱奕龍解釋說,“新”,就是找到區別于其他小鎮而又符合自身特色產業主攻方向的切入點;“親”,就是抓住符合自身產業方向中最具有地域特點的要素;“深”,就是將內涵深度挖掘出來。
對于特色小鎮的評價是建設特色小鎮的“指揮棒”。因此,朱奕龍建議,要從實際出發完善各類特色小鎮的分類考核辦法。
例如,在創建申報初審階段,從規劃符合性、功能內涵、投資建設、扶持政策等方面重點考核小鎮的準入符合程度;在建設階段,從完成投資、建設進度、功能形象等方面重點考核小鎮的建設推進程度;在建成運營階段,從稅收、畝均產值、社會效益、環境效益、運營效率等方面,重點考核小鎮的產出績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