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特色小鎮的定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決定著文旅特色小鎮的成敗。定位出錯,之后所有的努力都是南轅北轍。而在國內的特色小鎮建設中,這種南轅北轍的案例還是不少的。如果不盡快改變這種現狀,就會影響特色小鎮戰略的落地實施。
一、定位主體的三大局限。
文旅特色小鎮定位的問題涉及到不同主體,定位者的差別決定了特色小鎮定位的精準與否。特色小鎮的定位者主要分為地方政府、規劃機構、企業三個主體,這些主體在進行特色小鎮定位時,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這些局限性也是導致特色小鎮定位偏差的主要原因。
地方政府的局限性表現在對消費趨勢的把握不夠精準。地方政府官員長期生活在本地,對本地的歷史文化、地理風貌、產業發展、民俗風情都有深刻認知,但是,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也是小鎮定位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有些地方政府主政官員的個人意志在小鎮定位過程中會形成較強的“長官意志”效應。尤其是在縣域地區,這樣的“長官意志”效應更為明顯,有些地方政府官員習慣把小鎮建設與城市建設等同起來,把城市里的“套路”搬進小鎮,這樣就導致了小鎮失去了自身的本色。
規劃設計機構的局限性表現在對小鎮所在區域的了解不夠充分,雖然每個規劃設計機構都會去當地進行實地調研,但是,在調研之后,還是需要在甲方那里尋找支援的,很多方案細節都需要跟甲方共同商議來完成。因此,對于規劃設計機構來說,與甲方零距離溝通是彌補自身局限性的一個重要方法。
投資者的局限性表現在急功近利。文旅特色小鎮不是一個能夠快速變現的投資產品,而是需要精耕細作、長期運營的產品。而大多數文旅小鎮的投資者都是從傳統行業轉型而來,傳統行業的運營方式與文旅特色小鎮的運營方式完全不同,很多投資者仍舊按照過去的慣性思維來定位文旅特色小鎮,這樣也容易造成定位偏差。尤其是那些原先做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者,往往更擅長硬件建設,而文旅小鎮定位是一個基于文化和產業雙重屬性的“技術活”,并不是只懂硬件建設的人就能夠做好的。所以,雖然房地產企業擁有強大的投資實力,但是,在文旅特色小鎮這件事情上,還是要對房地產開發商有所引導,避免走上房地產急功近利的老路。國外的很多特色小鎮都經歷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沉淀,國內的特色小鎮也需要在一開始就抱著一份打造“百年老店”的耐心。
二、文旅特色小鎮如何走出定位困境。
1、找準本地的產業集群基礎。
每個文旅特色小鎮都是需要周邊的產業集群來進行支撐的,不可能孤零零地橫空打造出自身的特色產業,而是要通過與周邊產業集群的互動銜接來形成一個自身的產業定位。雖然文旅小鎮這個概念就確定了文旅產業是主打,但是,文旅產業本身也具有非常寬泛的覆蓋范圍,在這個范圍中還需要進一步細分,才能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細分產業。
根據浙江省特色小鎮的發展規律來看,一般都是在產業集群發展的驅動下,政府才會出手去打造特色小鎮,這就是典型的先有產業、后有小鎮的打造路徑。而某些地方政府則會違背這種規律,先打造小鎮,再導入產業,這樣的做法也有極少數成功案例,但是,大多數都是注定會失敗的。畢竟健康可持續的產業是需要一定的歷史周期來培養的,不是說導入就可以導入的。
比如,有些貧困地區的政府盲目追求發展電競小鎮,可是,沒有考慮到本身所在區域的產業支撐,結果苦心打造的電競小鎮變成了一座孤島,缺乏產業之間的協同和互補,注定所謂的特色產業無法落地生根。
2、確定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平衡點。
在高質量發展的語境下,國家對生態保護越來越重視。每一個文旅小鎮的定位都必須把保護優先作為首要原則,否則,在后期落地運營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文旅小鎮的定位一定要把握好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平衡點。對于以往的房地產開發商來說,這種平衡點的把握恰恰是最難的,因為房地產開發商是幾乎沒有運營概念,只要賣了房子就一切都結束了。所以,在房地產開發商參與的文旅特色小鎮項目中,尤其要克制住企業對短期利益的追逐,解決好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否則,房地產開發商很容易把房地產的操作手法帶進文旅特色小鎮,那時候,地價上漲、租金上漲,會讓小鎮原本的業態定位很快偏離,在租金的壓力下,很可能大量文化效益較大的業態會被擠出,這是不利于文旅特色小鎮長久發展的。
3、做好產城融合發展的路徑設計。
文旅特色小鎮的定位不僅僅是一個文旅產業定位,更是一個城市定位,這個定位需要體現文旅產業的發展訴求,也需要體現小鎮作為一種城鄉融合的特殊節點型城市的發展訴求。因此,在進行文旅小鎮定位時,一定要考慮好產城融合的路徑設計,讓小鎮定位體現產業和城市發展的雙重訴求。
比如,要考慮到產業的可持續性,只有可持續的產業才能為小鎮的城市發展持續賦能。如果是夕陽產業,或者快速變現的產業,只能在短時間內推動城市發展,而不能真正形成幾十年、上百年的可持續發展動能。所以,在進行文旅小鎮定位時,一定要優先選擇那些潛力產業。同時,也要考慮到產業的就業吸納能力。如果一個產業沒有足夠的就業吸納能力,就不能解決小鎮內部的民生問題,那樣的產業,再好也是富裕了極少數人。因此,就業吸納能力強的產業也應該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
再比如,還要考慮到產業空間和生活空間的和諧,要根據小鎮的用地現狀,合理分配產業用地、居住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等土地用途的規劃,形成土地規劃、生態規劃、產業規劃、旅游項目規劃的多規合一,把小鎮打造成美好生活的平臺,讓產業發展和小鎮美好生活之間形成良好互動。
文章來源:奇創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