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吉安縣中部的永和鎮,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的千年文明古鎮。其東漢開埠,又名東昌。該鎮,有著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民窯”之一,距今1200多年歷史的吉州窯。據《東昌志》記載:永和鎮至五代時,民聚其地,耕且陶焉。到宋時,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余家,連殿峻字,呈現出“民物繁庶,舟車輻輳”的繁榮景象,永和鎮也成為“天下三鎮”之一。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擴權強鎮的深入推進,永和鎮圍繞“打造具有廬陵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鎮、建設生態文明繁榮的美麗鄉村”目標,以“重燃千年吉州窯火、重現千年文化異彩”為契機,不斷保護和開發吉州窯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內涵,以陶“筑”城,以文“潤”鎮,逐漸形成了以陶瓷生產和工藝研發為主導,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相結合的城鎮特色。
2017年7月27日,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276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吉安縣永和鎮成功入選,成為吉安市唯一上榜的鄉鎮。
保護傳承
巧借“鄉村振興”東風揚帆啟航
吉州窯是我國古代一座極負盛名的綜合性民間窯場,創燒于晚唐,興于五代、北宋,極盛于南宋。8萬平方米的窯區內約有72.6萬立方米的陶瓷堆積,24座窯包更為目前世界上發現規模最龐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窯遺址群。其120多種產品中以黑釉瓷和彩繪瓷最負盛名,黑釉瓷中木葉天目、剪紙貼花、窯變釉紋等產品更是器走天下,譽滿世界,被世界上多個國家列為國寶級文物進行收藏。
2011年底,為全力培育延續優秀地域文化,吉安縣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啟動了永和鎮吉州窯保護工程的建設。工程分三期完成:一期已建成核心區,包括吉州密遺址公園、吉州密博物館和仿宋古街;二期投入近億元,重點打造陶瓷文化創意村和永和古街改造工程。三期啟動茅庵保護棚項目并對接吉安市贛江百里風光帶建設,在丹砂渡等古碼頭遺址打造景點,展現當年吉州窯瓷器通過贛江黃金水運“器走天下”的繁榮景象。
“從單純的遺址保護到有意識的產業開發,這不僅是我鎮策應‘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戰略的生動實踐,更是對永和千年陶瓷文化積淀的一次喚醒,以及對吉州窯陶瓷產業復興的追尋。”永和鎮紀委書記劉志強介紹。為重燃千年吉州窯火,傳承千年制瓷工藝,2013年11月,吉州窯遺址公園開園暨龍窯復燒點火儀式的舉行,標志著吉州窯陶瓷產業的復興之路正式開啟。
規劃布局
科學繪制“文化產業”絢麗畫卷
2017年,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特色小鎮建設的精神,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發展,吉安縣在加快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同時,對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鎮、全國重點鎮等稱號的永和鎮,提出了著力構建集“旅游+陶瓷產業園+民俗民居”于一體的吉州窯陶藝特色小鎮的要求,把陶瓷產業、生態旅游、文化創意、特色農業融為一體,致力于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陶藝文化特色小鎮。
為推動這一工作,縣委書記親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的吉州窯陶藝小鎮推進領導小組隨即成立,并委托同濟大學規劃院順利編制完成了《吉州窯陶藝小鎮概念規劃》《永和鎮總體規劃修編(2017-2030年)》《陶瓷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陶瓷產業園城市設計》四項規劃設計。與此同時,創新投資發展模式,引進望舒資本,設立吉安縣產業助力壹期基金和陶藝產業(吉安)發展有限公司,采取“政府+產業+基金”的運作模式,推進吉州窯陶藝小鎮建設。
其中,作為縣委、縣政府重點調度的吉州窯陶瓷文化產業園項目,已列入全縣“三大產業”之一。對于做大做強吉州窯陶瓷文化產業,實現陶瓷工業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稅收和出口創匯的不斷提升、以及傳承和弘揚吉州窯悠久的陶瓷文化具有深遠的、重要的意義。
該產業園致力于打造一個連接企業、研究機構、設計工作室等群體,將藝術家、企業家、研發創意人員、科研培訓、工藝技術交流、孵化器融為一體的陶瓷產業園。項目規劃新建生產研發基地2000畝,通過5—10年的努力,孵化3-5個吉州窯陶瓷文化龍頭企業,培育20-30家吉州窯骨干企業,打造5個省著名商標以上的品牌,培育100家左右中小企業,扶持300家左右工作室或個體陶藝坊。目前,產業園項目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吉安永和瓷業有限公司等14家陶瓷文化企業已入駐園區。伍成俊、劉品三等一大批陶藝大師入駐永和。
前景展望
宜居宜業宜游新城“化繭成蝶”
“永和吉州窯陶藝特色小鎮主要分為景區、產業園區、農業觀光旅游區和新鎮區四大版塊,內容涉及吉州窯遺址的保護、展示,陶瓷創意、創業,文化休閑觀光,以及小城鎮功能完善和發展等。到項目全部建成,永和鎮特色小鎮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至于示范帶動效益將會更加凸顯。”采訪中永和鎮吉州窯管委會工作人員羅超介紹。
建設過程中吉安縣充分挖掘吉州窯陶瓷的歷史文化內涵,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億多元,建設了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游客接待中心等一批旅游設施。橋頭古村、永和歷史文化街區、丹砂渡古碼頭等歷史文化遺跡逐步修復。改善了鎮區的廣場、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配建為民服務中心、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金融、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同時,產業園區貼花、虎皮、木葉、彩繪四條路網項目已開工建設。
吉安人羅仲華17歲在深圳務工時,第一份工作便與陶瓷制品打交道,從普工到技師再到老板,30年來他初心不改,一直致力于陶瓷產品綜合器型的生產與出口工作。2010年,受返鄉創業大環境的感染,結合自身業務實際以及對交通區位、政策環境、產業基礎的綜合考量,他選擇回到家鄉,在吉安縣投資興建了江西國瑞工藝制品有限公司,并在2017年,在永和鎮吉州窯陶瓷文化創意村創辦了嘉瑞陶莊。
“這些年吉安縣依托‘吉州窯’這個品牌,加快發展陶瓷產業,特別是陶瓷文創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們公司也想借用這個平臺進一步充實公司業務內容,在陶藝體驗、民宿餐飲、技能培訓上謀求新的發展,同時,傳播地方文化,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羅仲華告訴記者,目前,他的陶莊已獲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牌子,并成功舉辦了全市慶“六一”青少年陶藝大賽。
秀美的鄉村自然風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良好的創意創業平臺、完備的基礎設施服務,永和吉州窯陶藝小鎮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人們的目光。據了解,僅去年一年,吉州窯景區就接待游客50萬人次,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上海、廣東、重慶等地客商62批次,引進了吉州窯主題酒店、東舍旅居和柴燒藝術博覽園3個項目。其中,去年11月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陶瓷柴燒節活動,吉安分會場就邀請了來自國內6個省市和國外5個國家的陶瓷藝術家近百人參加,簽約項目5個,簽約金額達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