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景泰縣鄉村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景泰通過整合鄉村資源,使影視村落建設、農村產業發展和文化旅游相結合,探索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子。
長期以來,鄉村振興要興什么?鄉村到底如何振興?筆者進行了走訪。
影視村落
喜泉鎮大水?村距離景泰縣城22公里,全村分為3個村民小組,共有234戶835人。由于“大敦煌影視城”建在村里,所以大水村聲名遠揚。
近日,記者在景泰縣采訪時了解到,由四川省委宣傳部、陜西省委宣傳部、峨眉電影制片廠等聯合攝制的電影《紅星照耀中國》正在景泰縣永泰古城、黃河石林、大敦煌影視城等景區選景拍攝,而大敦煌影視城就位于大水?村。
“村民苗雨海家養了200多只羊,不但苗雨海個人是村里很有名的群眾演員,他家的羊也是‘演員’,劇組租了羊也得按照羊的數目給錢。” 喜泉鎮人大主席王子績介紹說。
據了解,《大敦煌》《最后一個冬日》《美麗的大腳》《天下糧倉》《神話》等十多部影視劇都在大敦煌影視城取景拍攝。
“大水村是鏈接黃河石林、永泰龜城旅游的中轉站,也是全國著名的西部影視旅游文化基地,常年都有絡繹不絕的大型劇目跟進拍攝。”景泰縣“三變”辦公室主任王玉河說,影視村落文化在當地獨具發展優勢。
改革開放40年來,古老而神奇的景泰川發生了滄桑巨變。“400多年的永泰古城,現在水井、古道、城墻等基本完好,村民們還從城角的古井里取水喝。”李崇仁從小就在永泰古城里長大,退休前為城里永泰小學的校長,如今這所建于民國初年的小學整個建筑風格保存完整,李崇仁成為這所學校的主管,主要用于旅游參觀和影視拍攝。
“古城城門經過了整修很完整,城內也保存了古老的文明風格,完整的古代城市遺跡,為影視拍攝提供了良好條件。”李崇仁說,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將這座歷史古城完整地保留下去,為子孫后代講述悠久的中華文明,因為這是活的歷史。
鄉村產業興起來
改革開放40年來,景泰縣將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以產業興村強縣為總體目標,一些大產業快速崛起。
“這里以前是垃圾堆,如今變成了一塊人工湖,在創建美麗鄉村的過程中,大水?村充分開發當地資源,在完成水電路改造的基礎上,發展黑毛驢等特色產業,提高了村民收入。”王子績說,大水?村成為全縣鄉村振興中的一個縮影,這里形成了大敦煌影視文化區、億源山莊休閑度假區、大水?民宿田園體驗區、現代陸港服務區四大區域,建成了集旅游休閑、鄉村田野、通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服務村。
景泰將“三變”改革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利用幾年時間,打造出了黃河石林、草窩灘杞園漁農、蘆陽鎮石城綠色休閑等一批特色小鎮,創建了包括中泉鎮休閑農業旅游區、五佛鄉生態農業引領區等一個個具有典型代表的田園綜合體。
據王玉河介紹,目前全縣形成1個省級農業示范區和2個現代農業示范園,有1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10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49家,而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662家,農產品抽檢合格率98%以上。
據了解,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景泰縣已經形成了高原夏菜、林果產業、畜牧養殖業和中藥材產業,黑毛驢、奶駱駝養殖、咸水魚蝦養殖等新興特色產業呈快速發展之勢。
“旅游+”模式探路
景泰縣旅游資源獨特,使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搭上了快車。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草窩灘鎮在西和村實施了田園綜合體精品村建設項目,著力打造‘一線兩環三區多節點’的全域鄉村旅游新景區,把家門口的生態做大做強。”草窩灘鎮鎮長王興龍說,目前草窩灘鎮建成了村史館、七彩廊道園林墻、七彩路面、QQ農場等現代化農村旅游設施,村容村貌發生了新變化,田園綜合體初具規模。
事實上,景泰縣依靠千合農莊項目,通過鄉村旅游+“三變”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四方參股的方式,以民營企業帶動為主,將“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有機結合,農戶以宅基地、房屋、農業耕地入股,將零散經營的農家樂納入千合農莊聯盟,通過“三變”改革發展鄉村旅游,已經形成了“公司+村集體經濟+農戶”的“三變”旅游發展模式,不僅培育了鄉村旅游主導產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而且帶動了對農民持續增產增收。
“村里常年都有著名演員來拍攝電影、電視劇,他們白天拍攝很辛苦,晚上還要坐上大巴車到幾十公里的景泰縣城去吃住,這樣十分不方便。我把這座三層的房子建好后,吃飯睡覺都可以,價格也很低,無論是遠道而來的游客,還是拍攝電影的演員們,在這里吃住都很方便。”大水?村村民李國忠說。
據王玉河介紹,全縣以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在改造舊村落的基礎上,還原農村真實面貌。在完善村級公共服務基礎的同時,著重體現鄉韻、鄉愁和鄉魂,將“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有機結合,形成產業興、文化深、百姓富的發展之路,描繪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旅游休閑田園綜合鄉村畫卷。
打造美麗鄉村,制度建設是關鍵。如今,景泰縣已經建立了“片長制”“巷長制”和“路長制”,開設了“鄉村人居環境曝光臺”微信群,形成了全社會人人都是信息員、人人都是監督員、人人自愿參與的區域合力,培育鄉村旅游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