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里位于灃河之濱,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詩經里是全國首個以“詩經”為主題的特色小鎮,小鎮上的街道、廣場和店鋪,都是根據《詩經》中的典故命名的,讓人們仿佛漫步在《詩經》里。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311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為《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的內容豐富,不僅反映了當時的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而且包括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乃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置身“詩經里”,沐手抄詩、簪花祈福、禮樂和鳴、風雅游園、月夜放燈五大詩意生活方式,可給你“身臨其境”的機會,感受古人從容、風雅的詩意。
1、抄詩感悟:換上優雅的抄詩服,進入專屬抄詩場地,主抄人孔陽將講解經典詩篇含義,游客領略詩禮與詩文化后靜心抄詩。紙墨方寸畫筆隨心,心隨意動,筆隨心動,在詩經里,斷除雜念在一筆一劃書寫中,感悟詩經經典。
2、禮樂之美:樂是形成于天的陽剛之氣,禮是形成于地的陰柔之性,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觀賞一場《詩經》文化盛典,欣賞詩意舞美演出,銘記一份詩意傳承。
3、簪花祈福:采采芣苡,薄言采之。古代女子集體勞作,場面熱鬧而美好。簪花是漢民族婦女頭飾的一種,用作首飾戴在婦人頭上,增加勃勃生機與生動活潑的生命氣息。簪花的相贈,既有對美好生活的祝福,更有對女子的贊美之意。
4、曲水流觴: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后來發展成為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曲水流觴觴何來,以燈代觴寄福來,可進行月夜放燈體驗,可親筆寫下自己的心愿與祝福,將其隨緩緩流水寄出,共享安康與幸福。
5、窈窕淑女:古風美服,清雅麗人,身著曲裙,在詩經里穿越古今。
前來游玩的朋友,可親身體驗漢服的獨特魅力。漫步小鎮之中,讓人流連忘返。詩經活起來,詩意悠悠來,生活樂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