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定位。
按照土城子鄉“十三五規劃”要求,依托土城子村獨有的霧凇旅游資源,將土城子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打造成為吉林市北部旅游圈的重要接待營地,并使之成為吉林市旅游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同時,將土城子鄉打造成為吉林地區滿族文化和朝鮮族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二、 建設內容與規模。
本次項目在不破壞土城子村自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保留原始狀態,進行土城子鄉滿族朝鮮族風情小鎮的仿古改造、景觀工程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項目的建設,提升土城子鄉景觀設施、文化內涵,將土城子鄉打造成為吉林地區滿族文化和朝鮮族文化研究中心。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含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改造工程、里河清水綠帶長廊工程、薩滿教民俗文化旅游工程以及配套設施工程,具體建設規模如下所述。
1、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改造工程。
本工程針對土城子村、永興村的現狀,結合曾通霧凇島旅游開發需要,進行土城子村臨街房屋仿古改造、旅游綜合接待中心、民俗文化博物館、歷史景觀建設、游泳館及浴場建設、永興村特色民居建設以及旅游工藝品加工廠建設七大工程。
土城子村臨街房屋仿古改造街道長度1.5公里,改造面積25000㎡,主要對臨街房屋立面、門頭及屋頂進行仿古改造,立面采用仿古磚裝飾,屋頂采用小青瓦布置,同時在臨街立面設置滿足朝鮮族壁畫及雕刻,體現民族特色。共進行臨街立面改造15000㎡,屋頂改造10000㎡。
旅游綜合接待中心包含接待酒店、四合院以及停車場,總占地面積10000㎡,位于土城子鄉經營站原址,其中接待酒店占地面積4000㎡,四合院占地面積4500㎡,停車場占地面積1500㎡。接待酒店建筑面積2000㎡,為三層建筑,采用仿古風格的四星級酒店標準打造;在接待酒店對面修建15個四合院,單個院子建筑面積200㎡,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風格;停車場位于酒店與四合院之間,占地面積1500㎡,滿足游客使用要求。
民俗文化博物館位于旅游綜合接待中心北側,占地面積500㎡,建筑面積260㎡,用于展示民族工藝品,供觀光游客了解滿族歷史、滿族文化與和生活習俗以及清代歷史和朝鮮族文化和習俗。
歷史景觀建設主要是指土城子村關帝廟重建,同時在關帝廟旁建祭祀大殿,以方便村民祭祀、祭拜祖先,同時也可作為人文景觀供游人參觀,使之成為又一具有民俗特色的人文景點;在祭祀大殿后面修建一座3層的望江樓,夏季供游人觀賞松花江江景,冬季供游人觀賞霧凇雪景。關帝廟占地面積1300㎡,建筑面積1300㎡;祭祀大殿占地1000㎡,建筑面積400㎡;望江樓(3層)一座,占地100㎡,建筑面積700㎡。
在永興村建設具有朝鮮族風情特色民居,建筑面積7000㎡,單棟建筑面積100㎡,共70棟,主要分布在城鎮道路兩側,用于為游客提供住宿服務。
2、里河清水綠帶長廊工程。
在土城子村東側“里河”岸邊,修建河堤護坡、植樹種草、修建帶有亭臺樓榭的休閑長廊,并打造水上樂園、水上餐廳以及冬釣館。建設水上樂園1個,水面面積3000㎡,主要設置人工沖浪、水上橡皮筏、水上滑梯、水上冰山、水上排球等游玩項目,建設管理用房2000.00㎡,更衣室200.00㎡;建設水上餐廳3個,單個建筑面積200㎡;同時建設冬釣館1個,建筑面積1000㎡。
從里河清水綠帶休閑長廊至土城子村西門渡口建設實木觀光慢行道:慢行道長約5000m、慢行道寬3m,涼亭15座,廊橋10座。
3、薩滿教民俗文化旅游工程。
在里河清水綠帶休閑長廊中建薩滿教神像15座(神像高5米,占地面積9平方米),供游人了解滿族人信奉的天神、火神、風神、雨神、雷神、電神、山神、樹神、虎神、鷹神、佛朵媽媽等諸神。
同時在長廊盡頭建設薩滿教祭祀展示中心一個,薩滿教祭祀展示中心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主要展示薩滿在宗教儀式上所用的法器,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和具有“薩滿教活化石”美譽滿族面具等,使游客充分體驗薩滿教文化。
4、冰雪娛樂文化旅游工程。
在西門渡口屯至口欽村一線開發冰雪娛樂項目,計劃建設滑雪場35萬方,設置六條雪道、三條索道,分為中級、初級、越野滑雪和跳臺等雪道,適合不同程度旅游滑雪者的需要。空中載人索道長1500米,橫跨茫茫林海,可俯瞰吉林市全貌。
同時在西門渡口設置雪地酒店1座,建筑面積15000㎡,按照四星級酒店標準打造。建設15萬方冰雪娛樂中心,主要供游客欣賞冰雪景觀,建設雪城堡、冰滑梯、雪圈、無動力滑雪車、雙人越野坦克車、冰上碰碰車等多種豐富的學上娛樂設備。
5、配套設施工程。
基礎設施工程主要為游泳館及浴場建設、旅游工藝品加工廠建設、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牌樓門、仿古路燈以及太陽能廣告垃圾箱建設。
在二通島對面的荒地上建設游泳館一座,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修建露天泳池一個,占地面積800㎡。露天泳池夏季為游泳愛好者提供安全的游泳場所;冬季作為冰上運動中心,用以游客及冰上運動愛好者開展冬季冰上運動。
旅游工藝品加工廠位于供銷社原址,用來開發、生產、加工具有滿族、朝鮮族特色的旅游產品,完善土城子鄉旅游產業鏈。總占地面積1000㎡,建筑面積400㎡,同時進行廠區生產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建設。
配套建設民俗小鎮牌樓門1個,仿古路燈600盞,太陽能廣告垃圾箱300個。新敷設電路5000m,鋪設管道10000m。
三、建設周期。
項目建設期60個月,分三期建設。
第一期(近期:2019年——2021年)是土城子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項目開發建設、打基礎的關鍵期。建設重點: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牌樓門、土城子村村路路燈建設、村路兩側太陽能廣告垃圾箱的設立、廣告柱的設立、土城子村臨街房屋仿古改造、旅游觀光餐飲住宿接待中心、停車場、祭祀大殿。
第二期(中期:2022年——2024年)是土城子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項目的配套建設期。建設重點:民俗博物館、歷史景觀建設、薩滿教祭祀展示中心、里河清水綠帶長廊、浴場、冬釣館、滑雪場、雪地酒店等。
第三期(遠期:2025年——2026年)是土城子滿族朝鮮族民俗小鎮項目打造成為吉林市北部旅游觀光重點接待營地的鞏固期。建設重點:水上(冰上)活動中心、實木觀光慢行道、朝鮮族民俗村及各項公共設施的完善,進一步合理配套旅游接待服務的各大要素。
四、項目總投資與資金來源。
本項目總投資為30000.00萬元,建設投資25541.61萬元,其中工程費用23820.00萬元,工程建設其他費用977.68萬元,基本預備費743.93萬元;流動資金1458.39萬元。
資金來源:由企業自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