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途徑,是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挖掘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舉措。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既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只想著經濟效益。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的確有很多經驗值得借鑒,但是既然被稱為特色小鎮,就意味著要突出特色,要融入文化和創新的內涵,要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所以,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應把文化和創新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考慮經濟效益,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挖掘文化內涵,為文旅小鎮鑄魂。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就是要深入挖掘區域文化內涵,區域文化不僅為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提供豐富的文化內核,而且能夠助推旅游,提升小鎮整體規劃。深入挖掘區域文化內涵,要避免進入完全推倒重建的誤區,不能對古村落盲目改造,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場,將一些看似過時的民間勞作方式直接遺棄。例如,在文化旅游特色小鎮開發時,不能盲目地規劃農家樂,而破壞了鄉土風貌,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的立足根本在區域文化,本不能丟。
二是選優配強人才,為文旅小鎮添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無論是在建設階段,還是想要保持長遠健康的發展,人才支撐都必不可少。文化旅游特色小鎮想要留住人才,首先就要為人才搭建可以干事創業的平臺,要用可持續可發展的產業留住人才,給人才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還要為人才提供相應的待遇保障,用優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將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方面,納入吸引人才的政策范圍內,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
三是做好政策保障,為文旅小鎮插翅。無論是建設文化旅游特色小鎮,還是建成之后的運營,都需要相應的政策保駕護航。做好政策保障,一方面應體現在信貸方面的政策保障,金融機構應加大對文化旅游項目的信貸支持,既要為文化旅游特色小鎮建設引入資金活水,也要為立足于文化旅游產業的企業提供資金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給文化旅游特色小鎮適當的政策傾斜,例如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為立足于文化旅游產業的企業提供政策福利,從而釋放企業活力。
建成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載體,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增添“新引擎”,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