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特色小鎮的發展架構可總結為“雙產業、三引擎、三架構”。“雙產業”指特色產業與旅游產業;“三引擎”指產業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聯網引擎;“三架構”包括產業鏈整合架構、旅游目的地發展架構、新型城鎮化發展架構。
雙產業
(1)自身特色產業。主要包括傳統產業(如茶葉、中藥、絲綢、黃酒、根雕、瓷器等)或新興產業(如節能環保、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經濟等)。
(2)泛旅游產業。旅游消費活動的實現離不開“食、住、行、游、購、娛”,泛旅游產業是更加泛化的概念,會涉及傳統旅游業、餐飲業、零售業、酒店業等,產業鏈會延伸到餐飲、交通、酒店、商業、農業等。各產業融合之后會形成高附加值的產業結構,進而產生溢出效應。
三引擎
(1)產業引擎。以雙產業為基礎,在自身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基礎上,放大產業集群效用和價值。延伸拓展產業鏈,打造涵蓋“產業本身+產業應用+產業服務”的全產業鏈,形成產業聯盟組織或機構,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2)旅游引擎。以旅游為引擎,其發展重點強調的是特色旅游,即“特色”+“旅游”。以當地特色產業為基礎,從旅游的“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十二要素出發,挖掘其深層次內涵,糅合當地特色,體現民風、民俗,將旅游內涵擴大化,塑造大旅游理念,打造泛旅游產業集群結構。
(3)智慧化及互聯網引擎。結合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發展技術,建設智能化服務網絡,優化游客體驗效果,實現便捷化、互動化、智能型服務水平,以軟硬件網絡設施為支撐,打造智慧化旅游模式,進而促進小鎮發展和產業升級。
三架構
(1)產業鏈整合架構。特色小鎮要聚焦自身優勢的特色產業,以自身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進行產業升級或發揮集聚效應。在發展建設上,應分析當地產業發展的優劣勢,明確其處于價值鏈何處,從優化產業結構出發,整合產業鏈前后端,形成產業鏈閉環,布局高價值產業環節,發揮產業集群效應。
(2)旅游目的地架構。有別于前種發展架構,旅游目的地架構是以打造旅游景區為核心發展目的的建設理念,它更多地強調旅游景點的塑造。特色小鎮雖然不完全是旅游,但又深含旅游的核心內涵,它是以建設4A甚至5A景區為標準的開發架構。
(3)新型城鎮化架構。營造小城市的概念,在一定的人口規模基礎上,依據城市生活的基本要素,完善其基礎設施等配套服務,提高生活品質和質量,給予其類似城市生活的體驗,進而形成更大的人口集聚效應。
文章來源:特色小鎮科技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