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特色小鎮正式上升到國家層面,在這3年的時間里,特色小鎮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16年——2017年12月)由住建部主導,第二個階段(2017年12月——至今)由發改委主導。
發改委經過半年多的調研,于2018年8月30日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室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該文件細化了特色小鎮的評審標準,明確了特色小鎮的典型條件,強調了特色小鎮的多樣發展。
通過對這一政策的梳理研究,結合在實操過程中經驗,就特色小鎮的申報4大要點、創建4大重點、運營2大難點和大家分享。
一、申報的4大要點。
特色小鎮的申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有專業的團隊來輔助進行。在申報的過程中,有注意到4大要點。
1、申報流程。
2、申報條件。
典型特色小鎮的基本條件是:立足一定資源稟賦或產業基礎,區別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利用3平方公里左右國土空間(其中建設用地1平方公里左右),在差異定位和領域細分中構建小鎮大產業,集聚高端要素和特色產業,兼具特色文化、特色生態和特色建筑等鮮明魅力。打造高效創業圈、宜居生活圈、繁榮商業圈、美麗生態圈,形成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創新創業平臺。
典型特色小城鎮的基本條件是:立足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和發展潛力,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精簡高效的體制機制,實現特色支柱產業在鎮域經濟中占主體地位、在國內國際市場占一定份額,擁有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鎮區常住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帶動鄉村振興能力較強,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政建制鎮排頭兵和經濟發達鎮升級版。
3、申報材料。
4、評審標準。
特色小鎮創建的指標體系一直沒有很明確,總體而言是5部分: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為特色小鎮的主管部門后,對特色小鎮的創建標準進行了細化、量化。
二、創建的4大重點。
特色小鎮是一種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新模式,也是一種產業為基、文化為本、創新為核、特色為魂的新探索在創建特色小鎮的過程中,要把握好4大重點。
1、創建類型。
國家發改委鼓勵“探索差異化多樣化經驗”,鼓勵各地區挖掘多種類型小鎮案例,避免模式雷同、難以推廣。
立足不同產業門類,挖掘先進制造業、農業田園類及信息、科創、金融、教育、商貿、文旅、體育等現代服務類案例。
立足不同地理區位,挖掘市郊鎮、市中鎮、園中鎮、鎮中鎮等特色小鎮案例,以及衛星型、專業等特色小城鎮案例。
立足不同運行模式,挖掘在機制政策創新、政企合作、投融資模式等方面的先進經驗。
2、產業植入。
對于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選擇,不能求全求大,而是要發揮優勢,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最長板,確保其獨特及主導地位。從國內成功的小鎮來看,產業通常有以下3個方式:
第1.提升原有傳統產業
面向地區:對于產業基礎較好,主導產業突出的地方,小鎮特色產業選擇相對容易,比較優勢很明顯,關鍵在于梳理原有產業鏈,通過向研發、營銷等產業高端環節延伸,升級原有產業。
第2.引進未來潛力產業
面向地區:對于全國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及周邊區域,在產業轉型升級大背景下,這些地區具備集聚科技人才,可以重點布局有潛力、有特色的新興產業。
第3.依托生態資源產業
面向地區:對于產業基礎薄弱,生態資源優勢突出的區域,它們的優勢就是生態資源,可以核心圍繞文旅產業,做出主題特色,如田園、民宿、健康、養生、養老、運動、鮮花、鄉村等。
3、融資渠道。
特色小鎮的建設是社會多方資源對接、配合的綜合表現。融資渠道主要來自政府資金、政策性資金、社會資本、開發性金融、商業金融。
第1.開發性金融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開發性金融主要承擔長期融資的任務,針對瓶頸領域,提供大額長期資金,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特色產業等領域的建設資金問題。
第2.政府資金
政府資金在特色小鎮的融資渠道中起著引導作用。例如: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第3.政策性資金
政策性資金是國家為促進特色小鎮發展而提供的專項資金。例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將小城鎮建設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領域,以貧困地區小城鎮建設作為優先支持對象,在符合貸款條件的情況下,優先給予貸款支持。
第4.社會資本
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引入社會資本,不僅有利于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提高特色小鎮的建設效率,對民營企業來說可以獲得直接或衍生利益。
第5.商業金融
特色小鎮的建設,往往會通過PPP模式實現商業金融,作為投資主體的商業銀行既要成為PPP項目服務商,又要成為規范者和促進者。
4、空間風貌。
特色小鎮的空間營造,不僅要注重美感,而且要體現特色。充分利用和挖掘特色小鎮自然環境、歷史文脈、民俗風情等特點,加強風貌設計,凸顯建筑景觀風格。此外,圍繞綠色、環保的理念,形成綠色的空間格局,提升小鎮的空間品質,改善小鎮的人居環境。
三、運營的2大難點。
在運營階段,團隊建設與活動策劃是關鍵之處,也是難點所在。
1、打造一支戰斗力強的“狼性”團隊。
首先,特色小鎮的運營團隊必須是非常專業的人才組合。既要有品牌專家、營銷專家,更要有產品研發專家和整合運籌的專家。
其次,作為特色小鎮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對作為特色經濟資源的有效把握和高效運作,如果無法有效提煉和把握,就無法駕馭特色經濟發展以及創造高效益。
最后,作為特色小鎮的經營團隊必須要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及其不斷創造需求能力。唯此才能引領特色小鎮的經濟結構不斷的進化和發展,從而不斷規避經營風險和抵御各種外界競爭力的影響。
2、策劃系列關注度高的“網紅”活動。
特色小鎮風起云涌,策劃一系列關注度高、吸引力大、存在感強、體驗性深的活動,可以讓你的小鎮在同類項目中脫穎而出。河南·爆米花節,開啟“霸屏”模式,形成“網紅”效應,全網閱讀量達3037萬人次。
第1.借力
河南省旅游局高度重視,并且成為本次活動的形象推手,讓農旅融合、村旅融合成為一種合法合理的行動,必然形成“爆米花網紅”。
2018年以來,河南旅游局先后統籌、打造了“春醒·憶老家 踏青賞花季”、“涼爽伏牛山“、“豐收伏牛山·陪您一起看秋色”等特色活動。“老家河南”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此次“老家河南·盧氏首屆爆米花節”擁有品牌背書,一經推出,便形成了民間廣泛的口碑傳播。
第2.借機
國家在倡導農民豐收季,全國都在搞農業豐收節,爆米花節把豐收季變成農產品的消費活動,必然脫穎而出,成為“爆米花網紅”。
第3.借勢
“網紅”是互聯網支撐下的新媒體與自媒體時代的一種現象,本次盧氏爆米花節從短視頻、直播等自媒體方向入手,通過發布《你覺得90后是否有存款》、《關于爆米花你都知道些啥》等一系列青年關注的話題,既吸引民眾關注,又巧妙引導受眾關注“爆米花”節,快速地吸引了個體用戶的注意力,形成了焦點話題。
第4.借景
本次活動策劃,讓成熟的旅游景區模式與新奇的旅游活動方式有機的結合為一體,讓全域化旅游、體驗式旅游成為一種旅游產品,讓消費經濟助力“爆米花網紅”。
第5.借情
懷舊已經成為本年度最熱的情感旅游的關鍵詞,本次爆米花節把小時候鄉村玉米棒子懷舊、走街串巷的爆米花機懷舊、爆米花香甜可口懷舊、人山人海的廟會懷舊等融匯到了一起,相得益彰成為“爆米花網紅”。
第6.借智
策劃活動之所以難以形成市場效應、消費效應、網紅效應,是因為缺乏專業的指導。爆米花節由中華風文旅全程策劃、組織并且執行,專業的策劃組織、專業的客源渠道、專業的場景布置、專業的線路安排、專業的營銷組織……使得爆米花節成為網紅。
文章來源:國土規劃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