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導下的旅游小鎮開發模式
案例:佛文化小鎮
中國首個以佛教文化主題打造的入口綜合配套小鎮
選址:規劃主入口路西側。
構想:以原有村落為核心,將佛教文化引入村落,以茶田竹林為意境營造,以佛韻古街為核心吸引,以佛教主題酒店、禪茶會所為高端配套,以主題客棧為特色亮點,集街區休閑、客棧體驗、主題度假、文化觀光于一體的旅游特色小鎮,景區入口綜合配套服務區。
代表業態:食·藥膳素齋;住·佛緣民宿、主題酒店;行·石板古街;游·錦鯉蓮花、法相花壇;購·佛家小飾;娛·佛樂梵音休閑空間、禪茶會所等。
佛緣與小鎮相得益彰,街隅的蓮花池、自在的荷葉、游動的錦鯉;石板竹影、 疊山置石、理水花木,一壺清茶、一首老歌、一件古物,一沙一世界,一壺一天地,人在喧鬧的小鎮,依然可以無所執著、自在自適,比比皆佛緣。
案例:彝人古鎮
項目概況
1、區位:云南楚雄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昆明的后花園、“滇西旅游黃金線”上的第一站
2、交通:楚大高速公路入口,距昆明90分鐘車程
3、資源:彝族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服飾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節日文化等
4、規模:1-7期占地約1740畝,總投資25億元;東區占地700畝
5、簡介:彝人古鎮是以古建筑為平臺、彝文化為“靈魂” ,集商業、居住和文化旅游為一體,可旅游、可商住、可經營、可買可賣、可賺錢的大型文化旅游地產項目。
打造思路
1、以彝族人文風俗為主題,創新休閑旅游產品
2、開發彝族文化深度體驗區,從而打造休閑業態聚集群
3、古鎮整體規劃設計,所有建筑可商可住、可經營、可買可賣
4、延伸發展酒店群、體育休閑等旅游休閑配套
5、帶動周邊高端休閑地產開發
設計特色
彝人古鎮的設計完全是兩樓一底的仿古彝族民居,是以楚雄、武定彝族土司、頭人的住宅為生活原型加工設計的建筑,共分八個區, 每個區叫做“坊”,每個坊又有若干的四合院組成。 四合院叫做“苑”,不成圍合的叫“浦”,全鎮共有七坊五十苑 ( 浦 )。
整個古鎮形成一個大圍合,每坊—個中圍合,每個四合院成一個小圍合。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向內聚集的典型特征,也體現了中國上下有序,父慈子孝,團結一致的文化觀念。
案例總結
1、彝族文化的唯一性,為古鎮旅游帶來了極強的排他性。
2、彝人古鎮將民族文化全方位的融入規劃設計當中,布局合理,形態創新,創造了超級的旅游吸引力。
3、彝人古鎮在管理上投入大量精力,創新運營模式,古鎮內的所有房屋作為物業出售,并且成立專門的旅游公司、會展公司、招商公司和物業公司,對古鎮進行統一管理和經營。
4、土地實現綜合開發,古鎮與地產相結合,帶動周邊地價抬升,然后開發高端地產,最終實現公司利潤快速增長,并實現持續性盈利。
文章來源:郝升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