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南泥灣:打造“紅色教育”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必然富鄉美村       作者:必然富鄉美村       時間:2019-12-24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南泥灣》,歌唱的正是陜北的好江南——延安南泥灣。南泥灣,這個響亮的名字,承載的是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南泥灣簡介

南泥灣鎮,有“陜北好江南”之稱,位于延安市區東南45公里的汾川河上游,海拔1230米,面積356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南泥灣人口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超過5000人。這里氣候濕潤,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水草豐盛,氣候濕潤,發展農、林、牧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森林覆蓋率為83%,是個傳統農業鎮,土地資源豐富,適宜發展農林牧業。近年來,南泥灣通過經濟轉型,以紅色教育為主導,帶動文化旅游和生態農業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領導干部前來學習培訓,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南泥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4624元提升至2018年的13800元。

往日的南泥灣

往日的南泥灣,是大生產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農墾事業和農墾精神的發祥地。據史料記載,秦漢以前,這里是茂密的森林和草原。后來經過多個朝代人口大量遷入進行屯墾、戰亂,變成荊棘遍野,人跡稀少的荒涼地區。抗日戰爭時期,南泥灣是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我八路軍留守部隊,駐防這里,既擔負著保衛邊區南大門的安全,又屯田墾荒,為邊區軍民渡過經濟難關立下豐功偉績。1941-1944年,三五九旅在屯墾南泥灣的戰斗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達到了"耕一余三"的產量。南泥灣到處呈現出"牛羊滿山豬滿圈,肥鴨滿溏雞滿院,糧食大豐收,瓜菜堆如山"的興旺景象。戰士們用勤勞的雙手把一個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但是作為革命老區,在過去的幾十年內,南泥灣的發展并沒有像它的名氣那樣樂觀。紅色資源并未得到有效開發利用,經濟效益并不明顯。長期以來產業結構單一,以畜牧業為主,農民收入來源單一,2010年南泥灣農民人均純收入4624元。

今日的南泥灣

圍繞“紅色南泥灣、陜北好江南”的總體定位,以紅色教育為核心,南泥灣從原本單一傳統農業鎮,逐步轉型為以紅色教育為主導,帶動文化旅游和生態農業發展為輔的特色小鎮,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如今南泥灣打造的“紅色教育”特色小鎮作為全國重要的黨性教育培訓基地,已經開辦了上百期黨政領導干部培訓班和重要會議,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體驗,從另一方面也帶動了特色農產品的發展,使南泥灣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越走越好。

南泥灣發展“紅色教育”小鎮的條件

1、豐富的紅色資源。

南泥灣具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推動集革命傳統教育、生態旅游等為一體的特色旅游向前發展,使南泥灣逐漸成為一個生態型"紅色教育"名鎮。南泥灣是中國農墾、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有豐富的紅色資源:革命舊址、烈士紀念碑、九龍泉飲水廳、桃寶峪紅樓、南泥灣大生產展館、359旅旅部舊址、中央炮校遺址。

南泥灣革命舊址

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

桃寶峪紅樓

2、政府積極參與。

延安市政府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更新觀念,圍繞“紅色南泥灣、陜北好江南”的總體定位,積極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以紅色教育為核心,以發展紅色教育+文化旅游+生態農業的小鎮為目標,力將南泥灣打造為全國重點黨性教育培訓基地。

3、第三方機構合作。

延安市政府積極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共同合作開發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延安南泥灣學院。延安南泥灣學院堅持以“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指導方針,以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為宗旨,深挖黃土高原文化和黃河-母親河文化的深厚內涵,立足中華第一陵“黃帝陵”、黃河壺口大瀑布獨特地理位置,整合延安和南泥灣豐富的革命舊址等現場教學資源,建設成黨政領導干部、廣大黨員及社會各界人士黨性教育培訓基地。

學院共分三期建設,總占地面積近千畝,既有現代化的教學中心、行政中心、會議中心、大禮堂,又設計了獨具特色、風格各異的陜北窯洞,還打造了極具傳統風格的窯洞書吧、實訓場地。目前,學院一期已建成投用,可同時滿足500人在校培訓。2021年學院全部建成后,可同時容納3000人在校培訓。

至2019年3月成立以來,延安南泥灣學院已經接待了近上百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培訓班,如:湖北大冶市公安局“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培訓班,廣西百色市煙草專賣局“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做合格黨員”黨性教育培訓班,新疆伊犁州新源縣“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培訓班,國家稅務總局芮城縣稅務局“黨性修養”培訓班等等。

文章來源:必然富鄉美村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