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匠心打造,禪城區“城產人文”融合魅力之城已輪廓漸清。過去三年,憑借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雄厚的特色產業基礎以及高站位、前瞻性規劃的統領,禪城區的特色小鎮建設正處在高光時刻。
全省唯一全部鎮街均入選省級特色小鎮的縣區、擁有3個省級以上特色小鎮、佛山市唯一入選全國特色小鎮建設典型案例等榮譽加身,充分肯定了禪城在特色小鎮建設上的匠心獨運和斐然成績。
2019年是佛山首批特色小鎮的驗收年。在10月31日的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現場會上,市長朱偉點名禪城陶谷小鎮等典型案例,他指出特色小鎮的創建有力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了全域旅游發展、促進了鄉村振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差異化是命脈
中心城區打造“小而特”小鎮
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理念一經提出,全國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與此同時,各種有名無實的“概念”甚囂塵上,大而全、同質化、披著房產外衣的假小鎮成為被質疑的對象。2018年國家對特色小鎮進行了全面清理整頓。也就在整頓后的數月,第一批合計15個全國特色小鎮典型案例出爐,陶谷小鎮赫然在列!
“差異化是特色小鎮的命脈”,禪城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說,國家發改委明確指出“特色小鎮要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專之路”,禪城區也適合走這條路。他介紹,特色小鎮建設秉持“策劃先行、規劃引領、計劃推進”原則,立足各鎮街的產業資源稟賦,重點推動南莊建陶小鎮、石灣陶谷小鎮、張槎綠能裝備小鎮、祖廟佛山古鎮四大特色小鎮建設。
“絕不跟風,一定要跟本土經濟產業緊密結合”,該負責人表示,特色小鎮并不只是一個“政治熱詞”,而是促進本土城產人文融合發展的大工程,是加速轄區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為傳統工業鎮轉型發展“轉換賽道”帶來新動能的重要舉措。
事實上,特色小鎮建設戰略對禪城區可謂“恰逢其時”。禪城區面積為154平方公里,僅占佛山市的4%,土地資源緊缺是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近10年來,禪城區大刀闊斧改革,“強中心”、社會治理現代化、“首善之區”等戰略使轄區迸發出嶄新活力。正是得益于諸多改革的顯著成效,使禪城區創建特色小鎮的優勢更加明顯。
“禪城是歷史文化名城,四鎮街本身就是專業鎮,自帶特色小鎮基因”,一位規劃專家這樣闡述禪城區創建特色小鎮的“天然優勢”,他認為,禪城區從全盤角度規劃特色小鎮的建設,把小鎮的建設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實施、鄉村振興、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嶺南文化名城”打造等融合在一起,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硬產業和軟資源交互流通
力建城產人文融合的魅力城
今年4月份,在“2019年全國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會議”上,禪城陶谷小鎮(石灣-南莊)入選大會15個推薦案例之一,成為特色小鎮建設的全國示范。
陶谷小鎮包括石灣、南莊兩個曾經的工業重鎮。目前,石灣陶谷小鎮已形成了“一谷十園”的發展格局,包括南風古灶、佛山市新石灣美陶瓷廠、藝術家村落、石灣古鎮文創園等。南莊建陶小鎮的定位為建陶創新區,歷經產業轉型升級,已從建陶制陶升級為新型陶瓷研發、平臺搭建、信息、市場展貿等并進。南莊鎮借力金融與“互聯網+”,全力推動建陶產業升級,其中眾陶聯以“產業+互聯網+金融資本”為核心路徑,以陶瓷供應鏈為切入點,搭建了“B2B+O2O”的陶瓷產業鏈全球性集采平臺,消除中間環節,提升產業效率與產業資源的集中度,整合陶瓷產業鏈線上服務,構建陶瓷產業上下游協作共贏的生態系統。
同時,廣東綠能裝備小鎮的打造也卓有成效。其中藍箭電子、廣順電器、航天柏克等14家小鎮企業入選廣東省名牌產品生產企業,華南創谷協創中心“全球運動布料快速反應中心”在小鎮奠基,預計2020年底完成。項目將以“運動面料+服裝設計電商工廠互聯網”為核心產品,打造成為針織產業升級的典范。
2019年是佛山古鎮的開局之年,該小鎮定位為綜合文旅類小鎮,明確以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為核心,并將沖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建設典型案例。
特色小鎮建設走上“快車道”,本土優勢產業的結構升級、新園區及項目的引進不斷。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11月,陶谷小鎮累計完成投資508523.66萬元,累計完成總投資計劃比例100.35%;已開工(含完工)項目22個,開工率為95.65%。建陶小鎮累計完成投資774463.47萬元,累計完成總投資計劃比例107.66%;已開工(含完工)項目24個,開工率為92.31%。綠能裝備小鎮累計完成投資250280.70萬元,累計完成總投資計劃比例86.09%;已開工(含完工)項目35個,開工率為100%。
在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鎮的建設意義不止步于激發產業活力,還將成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載體。禪城區在創建特色小鎮過程中,始終注重品質提升,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獨特環境風貌、提升小鎮服務功能、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等舉措,將小鎮打造為創新創業的新空間、人才集聚的新家園和美麗風景的新亮點,不斷增強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
禪城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特色小鎮建設的最終落腳點是改善民生,促進城產人文融合發展,在建設過程中,禪城區將“硬”產業升級和“軟”資源開發結合并推。
今年以來,各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得到不斷完善,城市空間格局和城市環境得到了優化。以陶谷小鎮為例,在沒有開發一平方米的房地產項目的情況下,陶谷小鎮改造出了50萬平方米以上的產業空間,讓舊村莊重獲生命,以舊廠房搭建藝術舞臺,并投入千萬加快推動地鐵線路及周邊道路改造提升。
禪城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統領下,接下來,特色小鎮還將大力挖掘文旅資源,向宜居宜業宜游方向大步邁進,進一步推動“城產人文旅”融合發展。
文章來源:南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