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地政協組織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開展廣泛調研。日照市規劃打造的東夷小鎮,探索出一條沿海漁村低端民俗旅游向現代化濱海旅游轉型發展的新路子,成為日照濱海旅游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領頭雁”。日照市政協最近對此進行調研,剖析其在開發建設模式、管理運營機制、營銷方式方面的創新和啟示,對于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有借鑒意義。
東夷小鎮運行兩年多來,吸引國內外游客突破1330萬人次,實現總收入超過2.2億元,帶動就業2000多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東夷小鎮依然升起濃濃“煙火氣”,7至8月旅游旺季,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接待游客166.2萬人次,日均達2.77萬人次,呈現出穩步恢復的狀態。
創新開發建設模式
東夷小鎮的前身董家灘村,是一個典型的沿海漁村,共有792戶2400多人,多年來以村民分散經營“漁家樂”民俗旅游為主?! ?/p>
為加快實施“旅游富市”戰略,日照市經過深入調研分析,把規劃建設“東夷小鎮”作為加快旅游產業提升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和“拳頭”項目,創新運用“旅游+舊城改造”模式,創造性運用棚改政策,由市城投集團投資,在董家灘村原址規劃建設了一期占地145畝、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的濱海特色旅游小鎮。原來低矮、雜亂的漁村,搖身變為古色古香的旅游小鎮;散亂、低端的“家庭旅館”變為統一規范的“特色店”和星級酒店,整體布局與萬平口景區、日照中央活力區實現高度融合。規劃建設東夷小鎮,既破解了舊村改造和“漁家樂”民俗旅游產業層次低、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也為日照濱海旅游品質提升騰出了空間、提供了有力支撐?! ?/p>
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日照市始終堅持把旅游業改造升級與加強和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在距原址1.5公里處,建設了17萬平方米的安居工程,董家灘村整體搬遷,村民住進了花園式小區,每年小鎮資產租賃收入1800多萬元,加上安置區沿街租金收入和小鎮物業管理、保潔、安保等,村民年均收入超過1.5萬元。東夷小鎮不僅成為日照市打造的拳頭旅游項目,也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民生工程,實現了“拆一片舊村,帶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
創新管理運營機制
小鎮借鑒多地特色小鎮管理運營的經驗教訓,將小鎮資產統一由市城投集團租賃經營。本著“輕資產混改、重資產自持、盈利總考核”“同股不同籌、同股不同權”及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重大事項決策權“四權分離”的原則,創新成立日照市德天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和朵兒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兩家混改公司,分別負責美食業態和民宿業態經營,創新了特色小鎮經營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市屬國有企業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并重發展。
小鎮從市場需求側出發,以打造“閑在小鎮、品在小鎮、泡在小鎮”為目標,樹立“以消費者需求為經,以商戶生存為緯”的經營理念,著力解決好游客“吃在哪、住在哪、購在哪”等問題,為小鎮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小鎮聘請《舌尖上的中國》專業團隊,全程負責小鎮特色餐飲文化策劃、選商、營銷及運營指導,高標準打造融民俗客棧、特色餐飲、文化休閑街區于一體的旅游小鎮,創新了招商模式,豐富了小鎮產業生態。
創新運營機制,打造利益共同體。實行規劃定位、品牌營銷、平臺共享、招商選商、管理服務“五統一”,優化整合資本、技術、管理、營銷等資源,對小鎮美食街區、民俗客棧、文化展館和特色旅游紀念品開發進行管理運營。對特色美食類項目實行“統一裝修、免租入住、聯營扣點、末位淘汰”的聯營政策。運營以來,聯營商鋪每平方米日績效提高到5.05元,是傳統租金標準的3.36倍。
創新營銷方式
以小鎮開街為契機,東夷小鎮舉辦首屆中國(日照)新聞攝影周,國家、省、市70余家主流媒體參加,活動相關新聞總瀏覽量達5000余萬次。相繼舉辦龍神廟開光大典、啤酒節、“日照年·最山東”2019日照大廟會等30多場次大型活動,通過做好“旅游+節慶”文章、開展特色活動,聚集了人氣,并以人氣聚財氣。
做好“旅游+品牌”文章,打造小鎮品牌。通過挖掘地域文化及市場,確定“國內離海僅600米的小鎮”的品牌定位,組織開展了鄉村旅游文化系列活動暨“日照人游日照”、感恩母親節、“尋味東夷”美食評選大賽等活動,引入“美食星探”、《誰是大明星》欄目組走進東夷小鎮,迅速提升了小鎮知名度。
立足東夷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資源,搭建龍神廟、書院及東夷民俗文化博物館、抗戰紀念館、歷代錢幣陳列館等契合地域文化的建筑。組織開展呂劇、曲藝、山東快書地域民俗文化表演,以及黃包車、活體銅人、滿江紅販夫走卒展演售賣等活動。組織莒縣過門箋等充滿民俗風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引入18家文創店鋪,為市民提供沙畫體驗、手作課、花藝課等多元體驗,打造東夷小鎮文化名片,由此大做“旅游+文化”文章,豐富文化內涵?! ?/p>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小鎮全面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以無疫情、健康游的良好環境,堅定廣大游客來小鎮旅游的信心;另一方面,通過降低扣點、延長部分因疫情未實際履行的合同期限、補貼培訓和統一營銷等措施,堅定商戶復工復產、恢復經營的信心。創新舉辦第四屆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畫舫夜游小鎮、“疫”見“青”心·暢游日照音樂節等活動,盡快恢復提升人氣。全市各旅游景點景區效仿小鎮做法,相繼開門納客,改進服務措施,今年夏季海濱旅游依然火爆,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東夷小鎮從居民安置到開發建設,從特色定位到運營管理,從業態布局到市場營銷,都體現出擔當的勇氣、改革的思維、創新的理念。這啟示我們,面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只要秉持敢于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創新突破、擔當作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就一定能不斷尋到對策,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整個項目規劃建設的全過程,都把做好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作為一條主線,邀請專家評選,正確引導群眾比選,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通過項目建設,村民不僅改善了住房條件,住進了花園小區,年底還有分紅收入,可以就近到小鎮從事保潔、保安等工作。實踐證明,只要心里裝著群眾,時刻想著群眾,注重從群眾的角度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就一定能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當前,單從東夷小鎮一個項目來看,其本身投資回報率并不算高。但是,從豐富日照濱海旅游的業態來看,從對整個旅游業拉長產業鏈、增強帶動力來看,從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來看,項目的重要意義就得以凸顯。東夷小鎮已成為推動日照旅游業提檔升級的龍頭項目。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應當著眼全局、著眼長遠,圍繞產業鏈完善布局創新鏈,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加快形成新的發展動力源。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