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特色小鎮建設的浙江經驗,對全國有哪些啟示?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作者:國家發展改革委       時間:2020-09-28

特色小鎮發源興起于浙江,是現代經濟演進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展路徑契合客觀規律的先進經濟體形態,是空間布局高效合理的微型產業集聚區升級版,有很強的生命力和很大的發展空間??偨Y推廣浙江特色小鎮經驗,引導全國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對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發展經驗

浙江把特色小鎮作為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高端平臺,以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為導向,推動特色小鎮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三生融合”、產業社區文化旅游功能“四位一體”,產生不少有益經驗。

(一)突出空間高效。“形態小而美”是浙江發展特色小鎮的空間準則。一是形態非鎮非區,既不是土地面積大、行政功能全的建制鎮,也不是產業龐雜、工廠密集、產城分離的傳統產業園區。二是小平臺高效率,立足3平方公里左右小區域打造小型產業集聚區升級版,最大限度匯集先進生產要素,最高效率利用土地空間,大幅提升畝均效益,形成“螺螄殼里做道場”的有效探索。2019年,浙江省級特色小鎮以全省1.8%的建設用地面積,貢獻了全省7.9%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6.5%的稅收收入。

(二)突出產業特色。“產業特而強”是浙江發展特色小鎮的核心內涵。一是專注于細分,每個特色小鎮選擇一個最具優勢的細分行業作為主導特色產業,深耕細作培養行業“單打冠軍”。二是專注于高端,推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化發展,或立足原有基礎改造升級茶葉、絲綢、黃酒等傳統產業,或“無中生有”地培育集聚物聯網、地理信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創造新的比較優勢。三是專注于創新,建立研發服務、創新孵化、人才引入、金融導入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2019年,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平均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1.2家,占全省總量的12.7%。

(三)突出功能融合。“功能聚而合”是浙江發展特色小鎮的重要內容。一是疊加現代社區功能,完善公共服務和商業配套,建設4公里教育圈和15分鐘醫療圈,努力引來人、留住人、做活特色小鎮。二是疊加文化功能,挖掘特色產業衍生文化,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賦予每個特色小鎮獨特的文化內核、文化屬性和文化印記。三是疊加旅游功能,結合地形地貌和產業特點,科學設計形象風格和建筑形態,按3A級景區標準建設“顏值高、氣質美”的特色小鎮。2019年,浙江特色小鎮旅游接待人次高達1.9億,超過一半的特色小鎮創成3A級及以上景區。

(四)突出市場主導。“機制新而活”是浙江發展特色小鎮的內生動力。一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把企業作為特色小鎮建設主力軍,激發企業投資熱情、引導企業落地項目,要求每個特色小鎮明確投資主體、非政府投資占比不得低于70%。2019年,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21.3億元,其中民間投資占比高達74%。二是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當好“謀劃者、改革者、服務者”,重在編制規劃、確立標準、出臺政策、建設公共設施,重在優化營商環境,以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制改革為突破,凡與企業相關的改革率先在特色小鎮實踐,依托“小鎮客廳”為企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

總體上看,浙江特色小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涌現出一批先進要素集聚、產業專特高精、產城人文融合、體制機制創新的精品特色小鎮。一些特色小鎮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平臺,促進了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一些特色小鎮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空間,促進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農民就地就近城鎮化。一些特色小鎮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支點,促進了城鄉要素跨界配置和產業協同發展,帶動了農民持續增收。

有效做法

浙江在特色小鎮建設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獎優懲劣并行、指導規范并重、各方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

(一)實行創建達標機制。一是分階段建設,設定培育、創建、命名三階段,不設硬性數量指標,自愿申報、分批納入、年度考核、驗收命名,明確投資標準、產出標準和景區標準,已產生五批省級創建特色小鎮110個、四批省級培育特色小鎮62個、三批省級命名特色小鎮22個。二是事中事后獎補,改變以往的事前直接“給牌子、分銀子、戴帽子”做法,對通過年度考核的特色小鎮獎勵50%左右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對特色小鎮新增財政收入上繳省財政部分“三免兩減半”。三是實行有進有退,開展年度考核評估,每年淘汰或降格“不達標小鎮”,警告“發展滯后小鎮”,已淘汰13個、降格18個、警告50個。

(二)建立正面指導機制。一是明確頂層設計,出臺《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規劃指南》《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導則》和全國首個特色小鎮地方標準《特色小鎮評定規范》,引導市縣準確深刻理解特色小鎮內涵。二是評價畝均效益,出臺《浙江省級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方案》,每年公布領跑者名單,鼓勵提高發展效率。2019年,浙江省級特色小鎮畝均稅收、畝均產出分別高達54.2萬元、853.6萬元,分別是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的1.8倍和1.6倍。三是總結推廣經驗,舉辦全省特色小鎮“比學趕超”現場會和“鎮長論壇”,指導市縣對標一流、學習先進。

(三)構建協同聯動機制。一是省級部門協同,建立浙江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省發展改革委(聯席會議辦公室)抓總,統一工作步調、統籌政策集成。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對本領域特色小鎮予以政策支撐,15個部門已出臺扶持性政策,如組建運行浙江特色小鎮產業金融聯動發展基金等。二是縣級政府抓落實,壓實縣級責任,統籌做好要素保障、項目落地、政策落實、政務服務等各項具體工作。三是地市級政府作紐帶,強化地市承上啟下作用,11個地市已出臺扶持性政策,有效放大了省級政策效應。

對全國的啟示

浙江特色小鎮是一項有益探索,一些先進理念經驗做法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廣價值。在推廣中,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切實把好經念正、好事辦好。

(一)堅持理性發展、質量優先,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浙江塊狀經濟和縣域經濟相對發達,技術、資金和產業等基礎比較雄厚,為發展特色小鎮提供了現實條件。就全國而言,各地區經濟發展階段各不相同,應按照經濟規律辦事,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嚴控數量、提高質量,避免超越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一哄而上創建過多特色小鎮,在發展難以為繼后又一哄而散。特別是部分中西部地區應一切從實際出發,走“少而精”的特色小鎮發展路子,追求慢工出細活出精品,避免盲目跟風、急于求成。

(二)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防止千鎮一面。浙江發展特色小鎮以先進制造類和數字經濟類為主、以市郊區位為主。就全國而言,各地區優勢產業的門類和空間分布各不相同,應結合產業積淀和區位特點發展特色小鎮,重在借鑒浙江特色小鎮的理念方法,避免脫離實際照搬照抄。從類型看,東部地區可重點發展高端制造類和現代服務類特色小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可適合什么發展什么,如商貿類、文旅類和農業田園類等特色小鎮,不要同質化地盲目追求高大上產業。從區位看,各地區發展特色小鎮應以優化原有產業集聚區為主、以培育新興區域為輔,重點關注沿線、圍城、靠景區域,重點選擇城市周邊區域或新區。

(三)堅持企業主體、市場運作,防止政府大包大攬。浙江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金豐厚,為發展特色小鎮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投資運營主體。就全國而言,各地區發展特色小鎮也應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以企業投入為主、以政府有效投資為輔,特別要避免投資主體缺失的地區由政府大包大攬投資建設;鼓勵央企、地方國企和大中型民企獨立或牽頭發展特色小鎮,實行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探索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和盈利模式,培育一批特色小鎮投資運營優質企業。

(四)堅持統一管理、獎優懲劣,防止政出多門。特色小鎮是新生事物,其發展既要正向激勵、也要監管約束。從浙江看,獎優懲劣是其引導特色小鎮發展的一項關鍵政策抓手。就全國而言,既應建立底線約束機制,嚴格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防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嚴控房地產化傾向,嚴守安全生產底線,持續開展糾偏糾錯;也應建立激勵引導機制,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組織制定特色小鎮發展導則,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的支持力度,建立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引導培育示范性的精品特色小鎮。建立中央指導、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國務院有關部門應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整合,各省級人民政府應建立清單、統一管理,市縣政府應做好指導引導和糾偏糾錯等具體落實工作。

文章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