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五月天,走進會澤縣待補鎮糯租村草莓種植基地,一大片整齊劃一的塑料大棚分外耀眼,散發著濃重的現代科技農業氣息。“這是待補鎮建設的低緯高原草莓標準化示范園區。”待補鎮黨委副書記彭昌瓊告訴筆者。
綠綠的葉子 紅紅的草莓
不斷創新栽培技術
走進大棚,棚內綠意盎然,清香撲鼻而來。栽種在架子上的草莓碩果累累,有的呈綠色,有的呈白色,有的呈鮮紅色,與簇簇綠葉相互點綴著,讓人垂涎欲滴。
“這草莓聞起很香,又甜!每逢周末,三三兩兩的游客來到這里,邊采摘邊品嘗,體驗采摘的樂趣。”在園區種植草莓的好樂公司總經理孫俊杰介紹,在架子上進行無土栽種草莓的種植技術是2020年從山西引進的。
孫俊杰說,同一地塊連年種植草莓容易發生病害,土壤易板結硬化。無土栽培隔絕了土壤,基本上解決了土傳病害的問題;把腐殖質包裝成營養包,然后通過滴管給草莓植株輸送最合適的營養液,草莓生長也會更好,果實也更綠色安全。
務工人員正在采摘草莓
好樂公司云南草莓基地負責人王柊懿說,公司在糯租村種植和培育草莓近150畝,其中無土栽培種植30多畝。在地里種植草莓每畝產量最多也就3000公斤,無土栽培病蟲害小,對土壤沒有危害,產量高等優勢和特點。她說:“無土栽培的夏草莓每畝產量可有6000公斤、冬草莓每畝產量也有5000公斤,且成本低、品質好、價位高,供不應求”。
中國最大的夏草莓基地
夏季草莓喜光、喜溫涼氣候、喜生長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待補鎮地處烏蒙山主峰下面,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夏季氣候溫涼,是世界上少有的夏季草莓生產區域。
務工人員采摘草莓
“旁邊這些山上有許多野草莓,說明這是草莓非常喜歡的地方。待補鎮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夏季草莓的生長,夏季草莓與待補鎮似乎前世就有個約定。所以我們也選擇在待補鎮發展草莓產業。”孫俊杰說。
2012年,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草莓科研團隊的指導下,待補鎮最早引種試種夏季草莓,經過近10年的努力,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5萬畝,年產草莓10萬余噸,產值20多億元。
嬌艷的水果皇后——草莓
目前,待補鎮共有草莓新型經營主體72家,注冊草莓商標9個,認證綠色品牌7個。圍繞草莓產業發展建有中小型各類冷藏、速凍庫百余座。每家企業都建有自己的分揀、分級包裝車間。
待補鎮距會澤縣城33公里,昆明170公里,曲靖134公里。銀昆高速、國道213線、沾會高速、在建的渝昆高鐵縱貫全境,是出滇入川(渝)的咽喉要道。
種植人員正在查看草莓長勢情況
“良好的交通條件也是待補草莓產業蓬勃發展的因素之一。”彭昌瓊說,近年來,待補鎮引進冷鏈物流企業,新建冷鏈物流交易中心,草莓冷鏈物流覆蓋全國大中城市,有穩定的26家全國經銷商、8家物流企業,基本實現365天全年鮮果轉運和銷售,每日有30至40輛冷凍車發往全國各地,48小時內送達,已成為云南最大的草莓冷鏈物流集散地。
2019年,待補鎮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夏季草莓)示范村鎮;2020年被授予“中國夏季草莓之鄉”,是中國最大的夏季草莓生產基地。
打造世界領先的夏季草莓特色小鎮
“全國一村一品”(夏季草莓)示范村鎮、“中國夏季草莓之鄉”等榮譽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今年,會澤縣委、縣政府在待補鎮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園區,總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以草莓為主的產業基地33.3平方公里。
香甜可口的夏草莓是孩子們的最愛
目前,30萬平方米的核心園區規劃建設正在推進中,已投資2000余萬元在糯租村建成100畝“低緯高原草莓標準化示范園區”,在種苗繁育、土地輪作、品質提升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待補鎮充分發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夏季草莓周年生產的優勢,規范質量控制,構建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開展綠色產品認證、地理標識認證,重點建設綠色草莓生產基地。到2022年,計劃把夏季草莓的種植面積擴大至6萬畝,其中智能化高標準大棚0.5萬畝,其余5.5萬畝。加快發展凍果、干果、果粉、果汁、果糕加工。進一步帶動冷鏈物流、旅游、餐飲、金融服務等。
草莓樹上的果子最新鮮
彭昌瓊說:“待補鎮將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總體思路,通過科技研發、智慧種植、智能加工、現代物流、農旅結合等方式,打造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夏季草莓特色小鎮。”
文章來源:微會澤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