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里有一句很無情的臺詞:“我消滅你,但和你無關”。
對很多的餐飲創業者來說,創業的不規律性是無法用任何公式套路來計算的,真正的難題往往出在后期執行而非前期設計。
近日,內參君對話寶珠奶酪創始人,聊一聊創業后期執行中那些不得不改的毛病。
一、“亂見”投資人,在投資人面前不自信
近年來,如何吸引VC成了餐飲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VC是一塊鐵,那么餐飲品牌就得是一塊上好的吸鐵石。一定是VC被品牌吸引,而非為了吸引VC而做品牌。
一個具備強勁磁性的品牌,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產品、客群、風格體現差異化,并且從差異化中看到人們未來的生活方式時。
遇到投資人后也切勿高興太早,必須注意兩點問題:
1、不要去見不喜歡你項目的人。
先為你的VC畫像,比如寶珠奶酪對VC的畫像是:喜歡草根,喜歡中國傳統風格品牌,感性、有情懷的人。每個人的評價一定褒貶不一,但不要在不適合的VC身上浪費時間。
2、在投資人面前要有自信。
不管投資人拋出何等高難度問題,都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故事里,這樣也會讓投資人看到創業者的自信和堅持。比如,創業者是老師出身,她一定要像站在講臺上、黑板前講課一樣,向投資人講述自己的品牌,這樣出來的效果也最理想。
二、 不注重積累人脈,形成圈子
人脈資源的積累是創業路上的強心劑,將遇到的人轉化為自己的人脈,對于創業者非常重要。
寶珠奶酪的寶珠就有兩個人脈圈子,一個是她的智囊團。只要遇到牛人,和自己有緣分,并且靠譜、愿意真心幫助寶珠的人,就會拉到群里。
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到智囊團里咨詢。同樣,群里任何一個人需要幫助時也可以把難題拋進去,獲得解答。只有在收獲的同時不斷給予,才能得到正能量的傳遞。
跨界合作群便是寶珠的另外一個圈子,里面匯集了設計師、美食達人等不同領域的人。這之間曾經發生過一個小插曲:寶珠請過很多專業人士為品牌研發產品,但磨合周期長,幾個月都不見得能打磨出一個產品。
此時,恰巧在跨界合作群里發展了一名美食達人成為了公司兼職研發人員。
美食達人的優勢是對食材視角寬闊,不專職坐鎮寶珠不易被品牌影響過多,設計新品時能很快迸發靈感,并且費用是全職人員的三分之二,又因為自己的本職為電臺主播,還順帶幫助品牌打榜、設計、寫東西,一個人解決了很多事。
三、裝修設計閉門造車
拿寶珠奶酪店面舉例,一開始20多平米的店面設計,一個人完全可以駕馭。但隨著后續的規模化發展,自己解決問題雖然節省資金,卻略顯粗糙,很難拔高品牌形象。因此,如果讓一個沒有設計功底的人,去設計50平米的店面,極具挑戰性。
所以,小店小設計,大店大規劃。除去色彩搭配、設計元素,空間布局的合理性也十分重要,有必要找專業設計師指導。
如果你看重一家裝修很不錯的店面,如何找到他們的設計師?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首先只要是新品牌或發展迅速的品牌都會在這個城市尋覓好的選址場所,他們的第一家店如果開在購物中心,可以按照同樣的調性找到其他購物中心中正在裝修的店面。
在裝修現場外敲門,里面一定有施工隊,認識了施工隊后可以問設計師的信息,他們之間一定有聯系。如此,想要找到喜歡店面的設計師便不是什么難事。
四、重模式常被一桿子打死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也許是重模式更有優勢。
為什么呢?一方面在于能做重的品牌,自身實力不容小覷;另一方面因為線上模式終歸要回歸線下店面,就像國外的很多門店,售賣給消費者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總有很多體驗需求是不能忽略的,最終需要通過線下滿足。
未來寶珠奶酪仍然會開設實體店面,但都會控制為二、三十平米的小店,最快三個月就可以回本,同時還能滿足人們的線下體驗需求。
五、總給自己扣上“創業者”的帽子
創業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誰,要做什么?很多人創業起始就帶上了“創業者”的帽子,把自己搞得壓力極大。別的創業者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是別人的問題,只有當自己真正開始做,才會知道自己的難題,并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所以,一定放輕松,不要一開始就設定一堆高門檻來為難自己。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張藝婷)若牽涉版權問題請聯系管理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