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頻刷朋友圈。要不要生二胎,一時成為全國的熱議焦點。放開二胎是否真能促進兒童體驗式健康發展?贏商網觀察了福州、杭州、沈陽、西安等二三線城市的兒童體驗動態,到底它是利器還是泡沫?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全面二胎政策正式落地。
對此二胎政策,贏商網咨詢了戴德梁行西安公司商業地產部助理董事張昊,他認為: “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意味著新一波嬰兒潮將紛至沓來。盡管政策的初衷是以應優化人口結構為主,但仍會積極擴大社會消費,對商業地產而言,圍繞兒童的體驗類的商業業態也會在數年后迎來絕好的機會。
據贏商網了解,到2015年,全國兒童業態總面積已達916.1萬㎡,較2011年的143.4萬㎡增長了6.38倍;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占比已由2011年的5%上升至2015年的15%,且一直保持上升趨勢,并且整體呈現多元化趨勢。
同樣有業內人士認為,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對嬰幼兒產品以及兒童相關行業的影響相對直接。每一個嬰兒的出生以及成長涉及多個行業,如教育、醫療、食品、體驗娛樂等,將會增加市場活力,由此將催生超萬億的兒童產業消費規模。
如今,各城市兒童體驗業態發展現狀如何?下面,贏商網分別以福州、杭州、沈陽、西安等二三線城市為例,對這些城市的兒童體驗發展動態進行了盤點。
福州:兒童類業態占比兩成以上
就福州的城市綜合體現狀而言,體驗性業態無疑是新的發展方向。而“全面二胎”帶來的商機,也成為福州各大城市綜合體的主要目標。
據贏商網了解,在福州金山萬達廣場,大量與兒童相關的商鋪位置醒目:外廣場1樓有1家大型兒童游樂場;廣場步行街的兒童類業態占比在兩成以上,包括游樂、教育、培訓等;廣場內2樓有大型玩樂場,吸引不少兒童。
至于福州寶龍城市廣場,其相關負責人介紹到,該廣場涉及兒童類業態的整體占比在兩成左右,主要包括娛樂、培訓、玩具、童裝等。童裝和玩具受電商的沖擊較大,而體驗性較強的娛樂培訓的客流越來越大,以后他們計劃進一步優化,可能會增強娛樂類的品類。
同樣,福州蘇寧廣場在建的二期項目也會新增不少兒童類項目。項目的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在建的二期項目經營面積將比現有的一期更大,線上線下互動的兒童類產品將是其中重要的一塊,還有就是娛樂類的兒童項目。
杭州:親子商業綜合體將增至6家
據悉,目前在杭州,已有城北太陽城、濱江中南卡通城兩家親子商業綜合體在運營。即便目前發展不夠突出,親子類綜合體的發展依舊持續著,在建或已在規劃中的親子綜合體至少還有4家。
據贏商網了解,計劃在今年底開業的兩個項目分別是:城西城市芯宇、錢江新城的近江時代大廈的兩家天陽親子廣場,二者均以兒童娛樂、教育、餐飲等體驗業態為主,零售業態占比趨于零。
在2017年,計劃將有1個大型兒童主題綜合體“新明·KID MALL”,出現在杭州橋西板塊運河畔,其全親子業態占比將近一半,包含有兒童購物、娛樂、休閑、美食、教育、藝術、酒店等。
除此之外,被命名為“芝麻街”的華元歡樂城,選址臨平板塊,計劃打造成全情景式兒童體驗MALL;該項目規劃了5大兒童主題游樂中心,集主題親子酒店、兒童社會體驗、兒童主題游樂、兒童零售、教育、醫療等元素于一體。
沈陽:兒童經濟發展滯后,科學吸客成發展利器
與全國相比較,沈陽商業地產與兒童經濟的結合尚屬發展滯后階段,不過就一段時間來看,其發展勢頭越來越猛:從多數量到體量、從檔次到背景,兒童教育、零售、娛樂三大兒童業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好的兒童業態已成購物中心聚集人氣、客流、促進反復消費的有力武器,沈陽商業地產業深諳其理。當前,沈陽已用的兒童品牌也紛紛探索建立科學的吸客戰略,對增強消費吸引力極為看重。沈陽商業地產與兒童經濟的結合在不斷磨合中。
西安:新興兒童業態新落地,兒童職業體驗館或受寵
兒童職業體驗這個行業是把孩子的天性發展成一種新興的兒童娛教服務商業項目??s小版的銀行、醫院、電視臺、警察局等各類迷你建筑紛紛集中在一個大場館里,孩子們穿著不同的職業裝,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有模有樣地在不同職業體驗店中扮演各行業成人職業角色。
2008年,中國第一家兒童職業體驗館落成。隨即,這個海外舶來品以驚人速度在國內擴張至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幾年,兒童職業體驗項目將在我國呈上升趨勢。如今,這一新興兒童業態正式在西安落地。
宜愛·歡樂城總裁楊森然談及首次開發兒童業態體驗的前提時,表示:“經過前期調查統計,西安大約有2000所中小學,200萬0-16歲的中小學生,而兒童職業體驗業態卻沒有一家品牌入駐,如此雄厚的教育資源卻呈現如此空白的市場。“
“雖然兒童娛樂教育市場在擴大,但對各商家來說,還是得避免項目的同質化。”相關業內人士認為,從現在的情況看,雖然兒童經濟發展加快,但同質化傾向已越來越明顯,幾個城市綜合體的兒童玩樂項目基本類似,差異化不大。而且隨著城市綜合體的不斷增多,各綜合體間可能會進入兒童類項目惡性競爭的死循環。
凡事不能一蹴而就,自身的競爭特色、有選擇性的規劃擴張,或許是兒童體驗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F今各地購物中心兒童業態發展是否合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