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有人說,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的相似度只有5%!看完下面這18個不同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小編是信了!
有人說,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的相似度只有5%!
看完下面這18個不同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小編是信了!
1. 土地使用年限不同:商業用地使用權只有四十年;住宅用地使用權七十年。
2. 用途不同:商業地產滿足的是經商需求,住宅地產滿足的是居住需求。
3. 客戶不同:商業地產客戶是商戶(品牌商),住宅地產客戶是普通購房者。
4. 市場規模不同:商業地產需求客戶少,投資門檻高;住宅地產需求客戶眾多,幾乎人人都有買房需求,受政策影響大。
5. 開發流程不同:商業地產開發流程長而復雜,包括建設、招商(銷售)、運營管理多個環節,核心是運營;住宅地產只有建造、銷售兩個環節,核心是建造。
6. 開發要求不同:商業地產要宜商,要聚集,要熱鬧,要綜合利用,要高密度;住宅地產要宜居,要通風,要安靜,要采光好,要私密性,低密度更可加分。
7. 開發難度不同:商業地產體量大,對造型要求高,結構難度大,施工復雜,基本都是獨立設計,可復制性小;住宅地產標準化較高,可復制性極強,從產品定位到戶型設計到營銷方案,基本都可以標準化地批量生產和復制粘貼。
8. 客戶關系不同:商業地產是租賃關系(散賣的沒幾個好下場的),住宅地產是買賣關系。
9. 升值誘因不同:商業地產升值靠運營管理;住宅地產升值靠自身土地資源稟賦。
10. 回報模式不同:商業地產除了賣商鋪之外,還可以出租,還可以自己持有經營;住宅模式只有一種方式:賣賣賣。
11. 回收周期不同:商業地產資金沉淀大,回報周期長;住宅地產利潤相對低,但回收周期快。
12. 開發邏輯不同:商業地產看的是穩定長期的收益,住宅地產更關注存貨(資金)的高周轉。
13. 產品屬性不同:商業地產本質上是長期收益的金融工具,住宅地產本質上是商品。
14. 投資風險不同:住宅項目只要價格合適,沒有賣不掉的;商業項目從前期調研定位到后期招商運營管理,其中一環出了問題,即使租金降到底,售價降到底,也很難拯救。
15. 競爭方式不同:商業項目具有排他性,如果旁邊已有個萬達廣場了,除非做個完全不一樣定位的項目,不然很難辦;住宅地產則倡導共建共享共融,多家開發商同時在一個區域開發項目,可迅速炒熱一個片區,大家共享片區升值利益。
16. 營銷重點不同:住宅項目營銷重點在于描繪現實利益,比如,景觀房訴求住的舒服,學區房訴求教育,豪宅訴求身份的體現;商業項目營銷重點在于描繪未來美好預期,要告訴消費者項目未來有多火,生意有多好,租金有多高。
17. 對待同行的態度不同:住宅項目和商業項目的大考,一個叫開盤,一個叫開業。住宅項目開盤的時候,會像防賊一樣防同行來踩盤、截客;商業項目開業的時候,大都會約上一幫同行來觀摩,根本不擔心被踩盤、偷師。
18. 開發商屬性不同:商業項目至少在前期階段是圍繞招商進行的,不需要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品牌商才是客戶,所以可以把商業開發商看成是B2B類型的平臺公司;住宅項目的終極目的是把房子賣掉,需要直接面向消費者,所以住宅開發商是B2C類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