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二孩政策對經濟將有很大的影響,嬰兒出生以后,會圍繞著嬰兒的吃、穿、住、用、行產生一系列需求。其中,0到3歲的兒童品牌業態獲益最大。品牌業態圍繞著新生嬰兒的衣、食、住、用、行、娛、醫七個方面來展開。
一、二孩帶動的兒童產業鏈
二孩政策對經濟將有很大的影響,嬰兒出生以后,會圍繞著嬰兒的吃、穿、住、用、行產生一系列需求。其中,0到3歲的兒童品牌業態獲益最大。品牌業態圍繞著新生嬰兒的衣、食、住、用、行、娛、醫七個方面來展開。
衣:對新生嬰兒的紡織服裝業產生影響。
補償性生育需求疊加嬰幼兒消費升級為國內童裝行業再注入新的動力。由于兒童發育成長較快,童裝具有周期短、款式多、需求大等特點,行業本身就具有較大的內在驅動力。
食:對新生嬰兒的食品業產生影響,主要是奶粉業。
住:對商業地產也產生影響。
作為祖國的未來,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與呵護不容忽視。這就表示著也許以后會有房企涉足育兒地產、游樂地產,或者在現有的教育文化地產上繼續延伸,以滿足這新一輪嬰兒潮的需求。
用:對零售行業的消費產生作用;
若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新生兒經濟將重新激活我國零售市場巨大的活力,其中母嬰市場和輕奢黃金飾品市場受益明顯。
行:改變家庭結構,對汽車行業產品結構產生影響;
娛:兒童會對卡通片、游戲等有消費需求,也會拉動相關產品的消費;
二胎政策的執行將提速新生兒增長,兒童消費需求將拉升兒童游樂業的增長,包括卡通影視、衍生品開發銷售、游樂園等。
醫:醫療器械、育苗、產前診斷和兒童用藥行業受益,也會拉動相關產品消費。
二、兒童業態成購物中心“標配”。
1兒童經濟的“一拖N”效應。
兒童業態的魔力,在于“一人帶動全家”,具有連帶消費多、持續性強、對樓層和位置要求不高,且易匯聚人氣的特點,能為吸引一大批家庭消費人群,并形成持續不斷的規律性客群。好的兒童業態可以幫助購物中心聚集人氣、拉動客流,也可以吸引家庭到購物中心反復消費。
2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的占比顯著增長。
最近幾年,二胎政策全面實行的呼聲越來越高,兒童業態也幾乎成了各大購物中心的“標配”,業態占比顯著增加。據調查顯示,兒童業態商業總面積已達到916.1萬平方米,在過去五年間增長達538.8%。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占比更是由5%上升至15%,近兩年提升尤為顯著。以上海為例,萬達廣場、和諧廣場、恒隆廣場等也都紛紛把兒童業態當做主力業態之一。
此外,很多開發商也看好兒童產業,親自上馬兒童項目。例如碧桂園也瞄準了兒童經濟,斥億元打造中國兒童體驗第一Mall——碧桂園•歡樂城。項目總面積為16萬㎡,無論是建筑設計、業態選擇、氛圍營造都與兒童息息相關。
而去年,萬達集團也進軍兒童產業,推出創新型動漫親子樂園萬達寶貝王。每個樂園面積3000-5000平米,融入早教、主題攝影、生日派對、親子餐廳、嬰童坊等功能區。 據贏商網了解,萬達寶貝王2014年將在東莞、馬鞍山、昆明西山、北京通州等地的萬達廣場中開業9家樂園,到2020年將在全國開業200家樂園。
另外,從購物中心各類型兒童業態比重變化可以看到,業態配比正由過去單一的兒童零售向兒童教育、兒童拓展、兒童職業體驗、兒童游樂、兒童餐飲、兒童攝影、母嬰服務等業態領域多元化擴展。
3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業態的組合搭配。
兒童業態對商場的人氣的貢獻是不能忽視的。二胎政策全面推行之后,對于已經有一個小孩的家庭,無疑是福音。而兩個小孩之間的年齡段是有差距的,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品牌或者業態組合應該如何搭配?
目前,國內的兒童業態關注小童多于大童,3-6歲年齡區段的兒童品牌配比最高,卻忽略不同年齡段業態組合與搭配。兒童沒有購買力,兒童帶來的家庭才有購買力。因此,購物中心里的兒童業態一定要跟其他業態組合,而且要根據年齡段進行合理的分配。
對于區域中心及超級區域中心,或者已經面向家庭客群的城市中心來說,可以考慮兒童業態做得豐富一些,以充分實現客流價值。比如不同的兒童娛樂,職業體驗、軟體樂園、硬體樂園、主題樂園。不同的兒童教育,鋼琴、英語、早教、攝影、體能等。不同的兒童零售,智力、毛絨、車模、男女卡通、塑料、木頭、科技等各種品牌玩具以及孕婦鞋等。
而對于十幾萬平米的家庭型購物中心,如何規劃兒童業態?對于5 萬平米左右的社區型購物中心如何規劃呢?
以兒童體驗為核心,可作伴的業態有電影院、電玩、動漫、美食、書城、健身、玩具、兒童培訓等。在業態配比上,考慮娛樂培訓購物的目的性、延續性、帶動性,注意游樂重復性高,教育培訓周期長的特點,增加一些因滯留時間長了,可以帶動周邊消費的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