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夜行、富不外漏向來是諸多中國富豪們恪守的處世之道,他們的資產潛行于整個社會財富的茫茫海洋中,只是偶爾露出一角冰山,便足以令外界浮想聯翩。
近日,記者獲悉,龍湖集團掌門人吳亞軍正在以個人名義運作一個投資機構——北京雙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吳亞軍個人行事風格頗為類似,這個機構的公開信息亦少之又少。
消息稱,雙湖投資是一家私人財富管理機構,而有接近龍湖的資本人士則告訴觀點地產新媒體,龍湖一些高管也有參與該機構的業務,某外資券商分析師就表示在一些與龍湖集團會面的場合曾與該機構人員打過照面。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資本投資領域盛行的私人財富管理就是指特為高凈值資產人士提供的包括資產管理、投資、信托、遺產安排、房地產、子女教育等一整套解決資產投資安置的方案,以滿足客戶復雜多樣的需求。
國內目前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機構越來越多,包括商業銀行、信托公司、券商以及第三方理財機構等。時下的高凈值人群理財已經越來越多地將由自己或家人獨立操作,轉向使用或設立財富管理機構,理財需求正在從單純要求增值保值的資產管理,延伸至與人生目標相結合的財富管理。
一個合理的猜想是,如若雙湖投資是龍湖掌門人吳亞軍私人財富管理的一個平臺,那其很可能也就是吳亞軍在投資界的代理人,雙湖投資的視野也是吳亞軍的視野。
吳亞軍的隱秘投資
據了解,雙湖投資的法定代表人為張艷,成立于2013年4月25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投資管理;資產管理;投資咨詢;項目投資;企業管理咨詢;企業策劃;經濟貿易咨詢。
其注冊信息顯示,雙湖投資由兩個股東分別持股50%,其中企業法人股東為天津祥毓和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自然人股東為吳亞軍。辦公地點為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4號富盛大廈2座6層,而龍湖集團在北京的辦公地點為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4號富盛大廈2座7層。
與吳亞軍共同持股雙湖投資的天津祥毓和泰注冊地為天津濱海新區(天津自貿區),成立于2010年,法人亦為張艷,唯一自然人股東為吳亞軍,注冊資本1090萬元。換言之,雙湖投資的全部股權均為吳亞軍一人所有。
天津祥毓和泰成立多年來唯一公開披露過的投資記錄是,參與了2014年4月北京同創九鼎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定增。根據九鼎投資公布的公開轉讓文件,彼時該公司定向發行股票579.80萬股,發行價格為610元/股,其中,天津祥毓和泰認購34590股股份。交易完成后,祥毓和泰持股比例為0.19%。
不同于天津祥毓和泰,雙湖投資似乎對于互聯網和O2O領域更為關注。觀點地產新媒體從目前僅有的稀少信息中獲知,其投資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Uber、印象筆記以及千丁互聯等公司。
其中,Uber、印象筆記已然是大眾所熟知的重量級互聯網公司了,相較之下千丁互聯則有些名不見經傳。據了解,這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創業公司,主打社區O2O服務。公司聲稱于當年5月,獲得投資機構3千萬美元投資。
據了解,這個致力于做社區綜合服務商的互聯網企業項目目前正在龍湖旗下社區鋪開,并于今年11月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達成深度合作,不過是次合作傳播聲量并不大,在公開媒體宣傳報道中尚未看到相關后續動作。
此外,今年9月份龍湖集團宣布與成都電子科大學共建創業創新孵化基地的合作,雙湖投資有份參與;而觀點地產新媒體亦了解到,吳亞軍曾經在今年年中單獨密會前SOHO中國主管營銷的副總裁王勝江,而后者正是時下聯合辦公熱潮中的知名創業者。
地產富豪與家族理財
其實,家族理財室概念在歐美已經經過上百年演化,主要是指對超高凈值家族的完整資產負債表進行全面管理和治理的機構。目前中國的銀行、信托公司、保險公司都在探索家族辦公室本地化的組建及發展。
雖然在國內富豪階層中間,這一概念尚未引起更深入的關注,但是私人及家族理財的風氣已然流行開來,家族信托即為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手段,吳亞軍的早前案例更是一度讓這一概念受到廣泛討論。
根據一些富豪榜的統計,吳亞軍家族以240億元資產,在全國排名58,世界排名283,而其主要資產即為所持有的龍湖集團25.74億股股份,約占公司權益概約44.185%。
資料顯示,早在龍湖地產上市前夕的2008年,吳亞軍就與蔡奎分別設立了吳氏家族信托、蔡氏家族信托,并作為受托人將其交由管理人HSBC International Trustee(匯豐國際信托)持有。兩只信托基金的受益對象分別是吳亞軍、蔡奎家族。
廣為人知的是,二人于2012年勞燕分飛,其后吳亞軍通過Charm Talent持有23.4374億股龍湖地產,占公司股權的43.172%。蔡奎通過Junson Development持有龍湖地產15.5939億股,占公司股權的28.725%。在這期間龍湖股價及經營未受到影響,吳亞軍的個人財富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值。
而與之類似,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目前內地地產富豪家族中諸多創始人均已將公司股權裝入家族信托中,以規避婚姻、經營以及政策變化等因素帶來的風險。
如在SOHO中國2012年上市前夕,潘石屹將其在境外公司全資持有的SOHO中國股份,以饋贈方式,轉至張欣名下。張欣則將其通過境外公司持有的SOHO中國全部股份,轉讓予因成立信托而注冊成立的Capevale(Cayman)。該公司由張欣全資擁有。2005年11月,張欣將Capevale(Cayman)的股份轉入信托,并將自己設定為該信托的唯一受益人。匯豐信托為該信托的唯一受托人。
事實上,這種操作手法儼然已經被地產商們嫻熟運用,一個較新的案例是,90后家族加班人紀凱婷通過家族信托持有龍骨地產85%股份,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并成為登上富豪榜的最年輕財富擁有者。
分析指出,“設立家族信托,不僅可以有效避稅,隔離風險,保障或是增值財富;更重要的是,創始人可以通過在信托契約中附上特殊條款來約束家族信托受益人的行為,以其所希望的形式竭力維持家族的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