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十幾年前的魔都新天地玩的是石庫門老上海風情, 歷久彌新。如今,魔都的美羅城玩的就是一個個讓70、80后驚喜的室內街區主題,而且每個街區都有諸多特色。萬達的情景體驗化的武漢漢街則是幫萬達開創另一條生財之道。
一、有主題的情景化
▲ 十幾年前的魔都新天地玩的是石庫門老上海風情, 歷久彌新。如今,魔都的美羅城玩的就是一個個讓70、80后驚喜的室內街區主題,而且每個街區都有諸多特色。萬達的情景體驗化的武漢漢街則是幫萬達開創了另一條生財之道。
拉斯維加斯那一堆商場的羅馬主題、威尼斯情景、火山情景、好萊塢情景、法國主題讓全球消費者瘋狂幾十年,幾年前泰國的Terminal21的9大國家的情景體驗都能拉動泰國游。
確實,競爭不那么激烈的地方,沒必要砸錢做體驗做情景化。但是,成本控制下的讓消費者驚喜的情景化商業空間,能夠更長久地幫助項目確立競爭優勢。
二、穿插交融半開放式陽光的生態化
▲ 做的好的包括影響一代商業地產人的日本難波城,魔都的西郊百聯、環茂廣場、金光綠庭、瑞安虹橋天地。
生態、自然、陽光體驗與購物中心的穿越式結合,能讓中國的消費者更有歸屬感,能讓精英階層在購物的同時也能享受片刻的靜心。
三、親子又互動的趣味化
▲ 可以是外廣場,可以是中庭,也可以是在高樓層的過道,也可以是樓頂。但如今的商場,有趣又多參與感的親子活動空間確實必不可少,凱德及萬達這幾年的在這方面的調整就是受益者。
親子空間的塑造不僅全方位拉動家庭消費,更讓商場成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大增加粘性及感恩帶來的額外消費。孩子多的商場也多出更多生氣。
四、顛覆中能品賞的藝術化
▲ 在如今的MALL里,藝術不只是藝術,品賞也不只是品賞。在中國魔都K11,瑞安虹橋天地,北京芳草地都深諳其中精髓。
可以是裝飾細節,冷區空間、鋪地、過道、藝術品、商鋪美陳,也可以是中庭體驗活動、收費或免費的藝術展覽。
消費者需要的是消遣、趣味、有解讀力的藝術體驗,是精神享受,需要的是真體驗。藝術化的空間能帶來更高層次的消費者,帶來額外的高租金,甚至做出口碑了,商家不賺錢都不愿走。
五、木頭空間營造出的家庭式溫馨化
▲ 木質感的空間就是大趨勢,誠品及無印良品就是是其中的行家。木質感帶來更強的有歸宿感的體驗,營造出的溫馨化能拉近商場與消費者的距離,潛移默化間塑造口碑及紐帶。
六、大魄力的深顛覆的娛樂化
▲ 成都世紀城環球購物中心的人造海洋及沙灘震驚了全中國,太奢侈但確實有點意思,夠顛覆的娛樂化吸引住了不只是四川人的眼球。
最高消費力的70、80、90后都是熱衷動漫的一代,所以融合各類動漫元素的娛樂化,如今也是都在操作,魔都的IFC及南豐城都頗具特色
大魄力的深顛覆的娛樂化,玩的就是撬動一城甚至一國好奇心的把戲。付出了更多心血和金錢,但也換來了真正蛻變成地標的契機。真地標的商業回報價值誰都懂,而時間最能證明一切。
七、重氛圍、服務、真實感的細節化
▲ 空間氛圍做的出彩的有很多,服務做的最好的是日本商業,細節化做的好的如新世界、瑞安、伊勢丹。
氛圍要求的是情景協調、細節襯托、全方位的運營實力。服務則得有懂人心的細致的分解到標準化的執行力。細節得有靠譜的設計、工程、運營團隊把控。
八、用戶思維混搭有理的組合邏輯化
▲ 在魔都,混搭做的比較好的是環球港、靜安寺晶品及美羅城的各大主題街區。有邏輯的混搭及組合,既能彰顯情懷地賺大錢,又能讓消費者愛上這購物空間以提升消費頻次。
九、靈動多銜接又單一的動線多元化
▲ 比較下這些年的萬達廣場,早期的僵化的筆直的動線早已被拋棄,在堅持主動線的同時又多靈動及變化。
而虹橋天地則是組合式動線經典,THE HUB和虹橋新天地的銜接,以及傳承重慶天地的各種穿越感的動線及空間的變化,也能帶給消費者多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