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又火了,一是因為其在熱播電視劇《歡樂頌》中頻繁的廣告植入,二是其被傳出的離職潮。
事情是這樣的:
在最近熱播電視劇《歡樂頌》里,幾乎每集都會出現(xiàn)唯品會的LOGO或臺詞,被網(wǎng)友調侃為“唯品會的廣告太硬了!”。
《歡樂頌》女主樊勝美天天在逛唯品會并買回不少衣服和包,卻說自己穿了一身A貨,還被另一角色曲綃筱說“一身兒冒牌貨”。此事被網(wǎng)友熱議,并有網(wǎng)友調侃稱“這唯品會是得罪了編劇的節(jié)奏嗎”、“唯品會這是沒給夠錢啊”。
除了上述電視劇廣告外,4月19日,唯品會還請了大牌明星周杰倫擔任首席驚喜官,最近又請韓國明星崔珉起代言其5月12日的活動。此外,在地鐵、輕軌站里,粉紅色的唯品會廣告也是隨處可見,可見唯品會在廣告宣傳上下足了血本。
作為上市公司,經(jīng)歷過股價暴跌的唯品會此次重金請明星、砸廣告無非是想增加品牌知名度、吸引用戶、提高交易量,讓財報更好看并以此影響股價。
這些廣告能否增加新用戶,留住老用戶無法得知,但在唯品會廣告熱火朝天的當口,最近幾天里,唯品會的假貨丑聞卻被頻頻曝出。
5月5日,一篇《雅詩蘭黛產(chǎn)地“江蘇”?唯品會拒絕透露來源被指“站不住腳”》的報道稱,有消費者在唯品會“海淘”到江蘇產(chǎn)的雅詩蘭黛化妝品,但雅詩蘭黛客服表示該品牌沒有中國內地工廠,且唯品會非官方銷售渠道;然而唯品會客服則以“商業(yè)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商品來源。
5月6日,《廈門假“耐克”賣給唯品會等商家》的新聞讓唯品會的“售假”事件再次發(fā)酵。報道稱,不法分子購進明知是假冒的“耐克”運動鞋,然后銷售給“名鞋庫”、“唯品會”等商家,銷售金額共計3000余萬元。
目前,唯品會上仍有上述兩種品牌的產(chǎn)品在售。
這并非是第一次被卷入假貨丑聞,事實上唯品會此前早有“前科”。
2015年11月25日,《唯品會正品神話終結:涉嫌售賣假冒奢侈品》的報道稱,唯品會涉嫌銷售假冒瑞士手表,唯品會則對此進行了否認,但其“100%正品”的承諾受到用戶的質疑。
2016年1月4日,《“妖股”唯品會跌成“腰股”,說好100%正品呢?》的報道稱,唯品會涉嫌售假酒事件,對于多名用戶在唯品會購買到的假五糧液、假茅臺酒事件,雖然唯品會給予用戶部分補償,但在聲明中只字不提“假貨”,拒不承認售假,這惹怒了一些用戶導致用戶起訴至當?shù)胤ㄔ海笪ㄆ窌凑辗梢笳Yr款,公開道歉,承認自己的售假行為。
事過幾個月之后,唯品會售假事件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再起高潮。
然而更為可笑的是,就在唯品會大力植入廣告的電視劇中,每天上唯品會買衣服的女主自己承認穿的都是A貨,還被另一角色說成穿了“一身兒冒牌貨”。
在假貨丑聞頻出的背景下,唯品會要想增加用戶、提高銷售量進而做出漂亮財報的話,確實需要花大力氣了。
除了假貨的問題,唯品會當前不得不面臨的挑戰(zhàn)還有員工離職嚴重。
事情是這樣的:
5月4日,億邦動力網(wǎng)發(fā)消息稱,唯品會廣州總部出現(xiàn)大幅人員調整,有多名高管已離職,負責招商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高級副總裁洪美娟已于1個月前遞交了辭呈,致使招商業(yè)務遇阻,品牌不能入駐。
有唯品會內部員工在微博爆料:唯品會不批準離職,或為控制人員流失的手段,因為離職的實在太多了。
有已經(jīng)離職的前唯品會員工向虎嗅透露,其所在的部門一百余人,在三月份時已經(jīng)離職了20多個,四月份還在不斷的離職中。
關于從唯品會離職的話題,知乎上還有一個專門的討論《你為什么從唯品會離職?》,內爆大致的離職因素有:待遇差、管理混亂、內斗嚴重等。
一位去年6月入職唯品會,但不到半年就離職的人士,在上述話題討論下總結了唯品會導致離職的突出問題:
1、中高層管理水平低,導致大量沒有實際能力的管理者在其中渾水摸魚,嚴重影響基層的提升和工作執(zhí)行;
2、大公司通病,流程混亂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在唯品會格外的明顯;
3、雖然是電商公司,但是屬于業(yè)務驅動產(chǎn)品,產(chǎn)品地位低下,一切以業(yè)績?yōu)榻Y果導向,產(chǎn)品技術驅動力不足,后續(xù)增長隱患很大;
4、HR水平不足,導致各部門HRBP不知所謂,而且只手遮天,濫用職權;
5、公司企業(yè)文化無法徹底貫徹,上位基本靠權術、色相、勾結。
此外,有前唯品會員工向虎嗅爆料稱,由于離職人數(shù)超過了公司限制,導致很多從唯品會離職的員工拿不到離職報告。而且該人士提醒稱,不是關系戶千萬別進去。
一邊是不惜重金請明星、砸廣告,另一方面卻是止不住的員工離職潮,甚至包括核心高管的離職,唯品會到底怎么了?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假貨事件、離職潮事件,唯品會要面臨的挑戰(zhàn)還非常之多。
2015年12月8日,虎嗅編輯李清樂曾撰文《“妖股”不再“妖”,唯品會還有戲嗎》,文中提到唯品會股價面臨的四大壓力以及其被逐漸瓦解的原有優(yōu)勢,包括其閃購模式已難以為繼,跨境電商的沖擊,競爭對手的強勁等。
面對上述難題,唯品會也在不斷的推出應對措施,一位唯品會員工曾透露:“公司老板顯然也看見了一條腿走路(單一依賴特賣)的風險,于是多路并舉,一是復制了多款垂直特賣app,甚至連跑步和旅游都做了。二是大力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為此專門在上海購置了一棟大樓猛招人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
除了上述措施,唯品會還在擴張品類、發(fā)力跨境電商、投資并購等,但截至目前來看,似乎這些戰(zhàn)略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唯品會最后究竟能否沖出重圍,還需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