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房地產行業有很多痛點。
比如,為什么之前屢試不爽、整體組合拳的房地產營銷失效了?
為什么房地產渠道營銷拓客會像穿著棉襖洗澡,穿上冷、脫了更冷?
房地產利潤下滑,開發商們在未來如何生存?
現在房企top50中,過千億的已經35家,龍頭房企們都集中在做的是什么?
在整個樓市風云變幻的今天,裁員潮時有發生,地產人怎么做,才能不被淘汰?
房地產行業天天在說的大數據整合,但經常是拿地一個平臺、營銷一個平臺,財務一個平臺,成本一個平臺,還有設計、物業、施工……各部門各自為戰,究竟如何能打通這些數據孤島?
在行業變化越來越快的今天,很多問題至今都在尋找答案的路上,很多新問題也還在產生。
但如果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也許我們能在模糊的光線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很多人都在討論地產營銷被渠道營銷綁架,但仔細想想,難道不是因為地產營銷一直在故步自封,模式老化,導致落后得只能一直吸食渠道這種鴉片嗎?
再深度想想,貝殼這種模式,強大之處在于中臺,他們不斷快速響應、探索、挖掘、引領⽤戶的需求,通過一直在變化的業務迭代和數據應用,實現創新提效,這種模式對于房企一成不變的傳統營銷是降維式的打擊。
貝殼曾經800億美元的市值超越了所有房企的估值已經說明了問題。
后來很多房企看到了貝殼這種模式的優勢,那么是跟進做還是不做?也許很多房企都意識到了,無論做還是不做,你可能都無法打敗貝殼。但你只要做了,就是在跟進時代的大趨勢:數字化。
為什么要做數字化?其實原因很簡單,降本增效。
上下游供應鏈成本增加、材料飛漲、運營成本增加……這些都導致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下滑,房地產企業的核心能力競爭已經逐漸從從拿地等資源獲取能力轉變為精細化運營能力。
房地產百強企業凈利潤率均值
在紅利日漸減少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日益成為影響業績表現的關鍵要素,而數字化是房企們的必經之路。
春江水暖鴨先知,2020年的Top50房企已經全部在做數字化。其中有90%的房企把數字化的部門作為一級部門,而且大都由副總裁親自掛帥。
在資金鏈日益緊張的2020年,還是有六成的房企在數字化上的投入2020年比2019年增加,而且都至少超過了1億元。
這種空前的重視說明,數字化轉型在加速。要知道在之前,房地產公司的技術部門從來都是裝電腦連網線的。當然,直至今日,數字化也還沒顛覆得了房地產,因為它是個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行業。
但數字化已經提了很多年了,也一直在迭代,所有有遠見的人都知道,它是未來。
時至今日,房地產的數字化已經發展到了3.0時代。
很遺憾,在數字化的進程中,很多個人與房企并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不少企業還在2.0階段,甚至還有很多還停留在1.0時代。
●●●2●●●
想要不被時代拋棄,就必須要明白數字化之于房地產的意義。
如果說1.0時代的房地產數字化是小米加步槍,那么2.0時代就是坦克,而3.0時代,不是毀天滅地的航母,而是星球大戰里的激光炮,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簡單來說,1.0時代就是內部管理系統信息化,在這個階段各家房企不同的部門分別建設了自身的 IT 系統,例如財務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營銷數據系統等等。1.0時代最大的問題是各部門間沒有協同,數據無法共享,導致企業流程混亂,無法滿足需求。
到了2.0時代,一些房地產企業開始進行軟件間的一體化集成,這相當于將各部門之間的數據進行了初步的鏈接在線化,可以滿足各部門間的協作、管理需求,甚至可以滿足大企業的項目運營、風險管控、現金流管理等等需求。
而3.0時代,也就是現在房地產全流程正在面對的,資源和資產數字化,構建數字化核心,從而突破層級和地域限制等,全面提升企業的創造價值,智能化地進行項目開發和運營。
3.0時代,是不局限于開發環節的全流程數字化,是真正建立起數據資產。
對于開發環節來說,數字化轉型路徑分為信息化、在線化和智能化。
信息化和在線化,是實現數據驅動的業務監測和洞察,但主要還是由人根據經驗做決策,數據是輔助的參考。
就好數字化于醫療,醫生會根據大數據自動研判病人所有的異常數據,自動比對數以萬計的病例,得出的結論、建議來做判例,開發一個新項目,數字化也會給出相同的效果。
在數字化較為成熟的階段,隨著內部業務數據的積累、外部數據的接入以及數據量的增長,將進入數據驅動決策的智能化階段。
例如,在拿地和項目定位階段,傳統方式是人在做決策。
而基于大數據系統積累的歷史項目投資、產品定位設計、成本和銷售數據,輔以地理信息數據、人口數據、市場行情等外部數據,可以建立一套智能的項目投資和產品定位決策模型。
人做決策時最容易出的是經驗主義錯誤,而AI機器根據模型和實際情況做輔助時,風險會大大降低。
又比如在營銷環節,智能化營銷會是大勢,我們也曾經做過探討:你家的地產營銷,已經落后了!
在傳統業務流程下,營銷環節是割裂的,案場、廣告、渠道等等缺乏數據整合,媒體的形式和渠道變化也更快,在注意力經濟時代,沒有數據流這個重要大腦,你家的地產營銷,還在用小米加步槍。
數字化轉型下,基于各業務系統和渠道場景的信息化和在線化,可以建立統一的客戶數據運營平臺。說到這里,也許你就明白了為什么這兩年社區團購會成為各家互聯網的戰場。
而對于房地產來說,應用場景更加繁雜細化,打通數據孤島后。核心場景應該是向運營環節聚集的,3.0時代以后會是由大開發轉型大運營。
整體而言,目前房地產開發環節的數字化應用還處于在線化的起步階段,距離智能化的應用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3●●●
但是,房地產的野蠻生長已經結束,集中度越來越高,地產人如何在這場顛覆式創新中不被淘汰,成為勝者?
對于地產人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
如何利用數字化提升運營和管理的效率,并利用技術賦能產品,改善設計、供應鏈、內控等內部管理?
如何利用數字化洞察客戶的需求,以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服務內容?
如何利用數字化發揮平臺效應,更靈活地為企業創造財富?
……
這些都是地產人所應該思考的。
地產人更應該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未來幾十年,到底什么樣的能力,是最能對抗變化、歷久彌新的?
可能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但有幾點是共通的。
首先,你應該避免被標準化。
大規模數字化之后,越來越多的行業的流程可以被標準化。如果你還在改改合作單位合同,走走企業OA流程,轉達下領導對推廣畫面的意見,那么,你可能 就是第一批被淘汰的工具人。
其次,你應該擁有這五種能力:同理心、協調力、溝通力、表達力,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持續快速學習的能力。這個時代知識迭代的速度太快了,我們都應該是終生學習者,這些能力缺一不可。
最后,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挖掘自己的技能點,要自己定義自己的專業化。
未來,整個房地產行業怎么發展,可能誰說的都不準確。
但可以預見的是,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建筑智能化這些高科技都會在數字化浪潮中運用在房地產中,而從品牌到營銷,從成本到財務,從運營到開發再到建筑,所有部門都是互聯的。
地產人,在未來要讓自己變得更專業!
文章來源:地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