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虛擬園區,“虛擬”二字讓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那些新銳又活力十足的互聯網企業了。實際上,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園區形式,虛擬園區與IT產業并非直接對應。但虛擬園區各項服務功能的發揮,也正全面仰賴著互聯網技術。
什么是“虛擬園區”?
所謂虛擬園區,就是把寫字樓、公寓樓、商業廣場和閑置廠房等樓宇內的建筑面積統一規劃為一個園區,通過互聯網、大數據、視頻會議等技術手段為入駐企業提供便捷的服務。與一般的產業園區不同,虛擬園區并不具備園區實體,沒有實際界限,園區內的企業也相對分散。
產業虛擬園區 VS 傳統產業園區
一、傳統產業園區
1、園區管理者與企業缺乏溝通,各自為政。
從企業入駐園區開始,除了正常的維修工作與費用收取外,園區與企業基本無互動。園區管理者不了解企業的真實想法和需求,企業對園區也有諸多不滿。
2、園區的經營理念落后,管理方式低效。
大部分園區管理者把自己定位為辦公場地提供者。在企業需要了解更多的行業信息、需要吸引更合適的人才、需要與同行交流的平臺、需要展示自己企業文化和企業特色的舞臺等方面,園區沒有為企業助力,幫助企業發展和成長。同時,在園區的內部運營管理上,更是方式老舊,服務低效。
3、市場競爭壓力大,園區招商困難。
相比較智慧園區及新型的企業孵化器在國家各項政策大力扶持下,能夠為新創辦的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貼心服務。同時從項目招商,到產業服務,再到信息提供,企業孵化器全面周到的功能深受創業者的喜愛。傳統園區無論從配套政策上,還是從設施服務上都與其相去甚遠。
二、產業虛擬園區
產業虛擬園區相比傳統產業園區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1、園區樓宇處在城市內不同的位置,給企業選擇辦公地點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2、園區由政府主導,政府的資源可以一步到位,在落實政府優惠政策、提供政府服務方面更具優勢;
3、其他機構通過園區可以直接對接相關企業,與企業進行合作的成本也降低了。
4、通過虛擬園區的平臺,各方面資源、產業上下游的服務都能更高效地與企業對接,達到園區資源共享。
作為一種新的產業園區形式,虛擬園區的發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虛擬園區的存在相當于在政府的行政服務中心之下建立了一個二級服務中心,這就對政府協調政策、資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提供樓宇資源的物業服務主體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園區也應該制定一定的物業服務標準,不斷優化樓宇的物業服務水平。
三、提升園區內部的政務管理能力,增強園區在推動企業創新上的服務能力。通過綜合主題園區和虛擬園區的的優良創新環境,為企業做宣傳推廣,消除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并提供更高層次的管理決策支撐。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