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區域總的風向指導下,各個部門在評審會前的配合工作中,都給了投資部最大限度的支持。投資部信心百倍地連續加了半個月的班,研判遍此次集中供出來的四十多宗地塊,最終決定鎖定其中的三塊地。付出終究有了回報,在月底的土拍場上,以30%的溢價率,外加16%的競自持住宅的代價,競得了某二線城市的熱點新區地塊。
拿地后,當時全公司滿血復活,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朋友圈全是喜報,信心滿滿準備大干一場。但喜悅僅僅停留了一天,到了第二天召開的復盤會議上,卻又是另外一番場面。
首先發言的是營銷總,作為營銷條線的負責人,以后賣不動被扣罰是大概率的事情,不背鍋的求生欲望最為強烈。該地塊位于城市新區,屬于未來的熱點區域,加上無償移交后的,實際拿地樓面價已接近16000元/㎡,預計未來售價不能低于26000元/平米(精裝)。周邊有一個大型的勾地項目,800畝的大盤,剛剛開盤半年,平均售價17000元/平米(清水)。算上精裝修,即使裝修配置再好,算下類也有至少3000元左右的價格差。而且別人家那個盤離地鐵口更近,交通區位優勢更加明顯。我丑話說在前頭,這個價格邏輯下,明顯對我們的銷售不利啊,后期蓄客和開盤數據肯定很難看。
她表示營銷部也不是萬能的,這個項目大家都是按集團要求,按資金峰值比例,強制跟投了上百萬的。后期的銷售回款可能不會太理想,大家的跟投收益能不能保證,我不敢打包票,大家最好有個心理準備。
一向沉默寡言的設計總,忍不住還是發言了。本項目定位是首改和再改,都是根據營銷部給出的客群定位,完全按照策劃的意見做得。產品也是按照集團研究院的產品庫設計的,屬于公司最好的產品系列了,產品要做溢價肯定是沒得說。
為了出細化的強排方案,配合投資部拿地,我們修改了八個版本的強排,熬了好幾個晚上,幾乎都是下半夜才下班,才有了這個溢價最高的產品方案。為了拿這塊地,研發部同事一個周末都沒休息,一心一意在改方案,付出了很大努力。
聽完上面兩個負責人的發言,區域總欲言又止,內心波瀾起伏。設計總是集團派下來的人,也是公司的干了八年的老員工,論專業能力自然是沒得說,他在公司允許的范圍內,已經做到了極致了。工作態度也很積極,這事兒不賴他。
至于營銷總,她是從銷售一線置業顧問做起來的,對當地的市場十分熟悉,以前做的幾個項目都非常不錯,從來沒有誤判的時候。對于這個地的價格和去化預期,當初在上會資料簽字時,她是提了保留意見的。但是考慮區域的發展大局,還是屈服于了區域總的壓力,在上報材料上簽了字?,F在地拿到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營銷總說得都在理,也不好再說什么。
區域總深吸了一口煙,繼續沉默。
成本部的部門經理,這時候也有一些意見想要表達。
這塊地的地址條件較為復雜,之前拿地的時候沒有充分預估,后期成本需要再增加1000萬左右。另外根據研發部的產品標準,根據我以前的經驗,之前給的成本是包不住的,還要在增加一些。會后我再做一個明細發給大家,參考參考。
該來的都是要來的,大家都在等著投資總發言(被質問),投資總對此心知肚明,主動出來發言了。
地是我們部門主導拿的,至于為什么要拿這塊地,既有眼前的緊迫需求(區域發展和目標考核),也有對該區域未來的看好。此次達到限價后的競自持,實屬一個意外情況,因為某百強房企的攪局,導致多花了2000元/平米的樓面價成本。但是平心而論,攪局的canon其他公司,還是比我們規模還小的公司,這個價格都能夠做出來的,我相信我司也是完全沒問題的。而且這個最高授權價,是集團決策同意的,投資部只是執行人,集團都認可的價格,是沒用多大錯的。
該板塊相比競品樓盤,論區位是要差一些。但是人家那是產業勾地,拿地時間是在兩年前,價格自然低。我也想低價拿地,但是兩年前你們不是不看好這個板塊嗎?之前報的項目,都是因為銷售價格問題,初判就給否了。現在區域發展成熟了,你們營銷部又嫌地價貴了。
該板塊所處國家級新區,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而且目前新區的產業在逐步豐富。特別是去年頒布人才落戶政策以來,大量人群落戶該區域,我們項目開盤后,也就是大量購房資格釋放的時候,我對該區域的購買力沒有疑問。營銷部還是要發揮自己的強項,要有信心,把不好賣得房子賣掉才是真本事。
至于成本的問題,這個我跟同行其他幾個公司的投資總聊過了,最終版測算的成本絕對是蓋得住的,我們公司的成本還可以再優化優化,不要總是留太大的空間。
投資總最后補充道:如果大家覺得這個項目拿錯了,可以直接把責任丟給投資部,都算我的問題,行了吧。
聽完投資總發言,區域總終于忍不住了。
好了,大家都少說兩句。
我覺得這塊地并沒有拿錯,拿地上會的審批意見表,大家都簽了字同意的,現在又拿出來否定,是不是不太合適?,F在的土地市場競爭這么激烈,沒點膽識是拿不到地的,以前好掙的錢都被掙完了,現在才是考驗大家水平的時候。接下來大家都想想怎么群策群力,把以后的事情做好,為了公司發展,也為了大家跟投的錢。我知道大家心疼跟投的錢,論跟投金額,我才是最多的好嗎。
營銷部下來整體策劃一下,在宣傳和蓄客上還有什么可以挖掘的地方。成本部就不要再說成本的問題了,那個成本絕對沒問題的,不要老是給自己留余地,你給自己留余地公司就沒法發展了。
拿不到地難,拿到地了也難!好好的一個復盤會議,開成了對投資部的質詢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