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3.5%,已接近中度老齡社會,據有關部門預測,我國養老服務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000億元,按照“9073”的養老服務格局,我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但自2013年以來,大批養老服務企業多集中在“機構養老服務”領域進行布局與角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市場一直以來呈現出“需求轉化難度高、商業模式不成型、從業企業集中度低、服務鏈條不健全、政府支持落地性不強”等特征,致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領域一直處于碎片化、低水平的發展狀態,多數企業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卻往往躊躇不前,“難切入、投入大、難賺錢”成為普遍困惑。
和君康養事業部基于近十年養老產業管理咨詢服務經驗,結合消費升級、產業發展、企業動態等,面對如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困惑”,進行深入剖析,探尋如此龐大市場到底“從何切入、怎么賺錢、如何盈利”的突破路徑,總結出“明差異、找痛點、尋路徑”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市場進入策略。
沿著居家養老差異特點,理清消費影響因素:一是全面跟蹤我國居家老年群體的“生活狀態”,清醒認識“居家養老”人群與“機構養老”人群的內部驅動差異,根據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1社區居家養老現狀與未來趨勢報告》,我國超60%的老年人處于獨居狀態,其中80歲及以上高齡群體獨居占比高達48%,且44.5%表示愿意在普通居民樓養老,背后原因多為“身體好、喜歡自由”、“養老機構服務不到位”、“經濟承受能力不足”等,歸結而言消費能力是限制其入住養老機構的主要原因,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時,需要清醒的認識目標客群的消費能力水平。二是選擇獨居的老人多離子女較近,21.3%選擇與子女住在同一社區,60%住在同一城市,雖然不能“四世同堂”,但卻處在“獨居不離親”的狀態,“家人的看法”也成為老年人不選擇入住養老機構進行養老的隱形原因,服務居家老年人時需要關注目標客群的消費意愿。三是清晰認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潛在“競爭者”,如家政、保潔、物業、互聯網公司等,其中“家庭照料”也成為潛在競爭者,參與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的群體多為子女和配偶,占比分布為52.2%和36.8%,且多為“離/退休狀態”,只有不到2%的家庭照料者獲得過相關的照護技能培訓,替代支持需求高。
沿著需求彈性匹配服務,切忌“滿手抓”:準確識別可能消費點,在龐大復雜的市場客群中選擇“有效”需求。一是硬件空間環境方面,數據顯示,我國約54%的老年人現居房屋建成超過20年,80歲以上高齡群體中約15%現居房屋房齡達到40年,室內適老化與安全性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其中“必要的扶手、防滑地面、適老化衛浴、緊急呼叫與報警系統、日照通風”等,成為居家老年群體普遍反饋的居室空間適老化要點,“服務設施、無障礙設施、加裝電梯、社區指示燈”等成為社區適老化要點。二是專業照護服務方面,調研顯示,社區為老服務中緊急呼叫服務、走失定位、陪同出行占比最高,分別為68.3%、60.4%和46.4%,高齡老年人對緊急呼叫、走失定位、陪同出行、保潔維護、聊天陪伴的需求度高于低齡老年人;社區醫療服務中,健康監測、送醫拿藥、家庭醫生是居家社區老年群體需求最高的服務,占比分別為59.5%、47.7%和45.8%,其中高齡老年群體對健康監測、家庭醫生、定期體檢或保健的需求較高,中低齡老年群體對送醫拿藥、康復訓練、健康咨詢的需求較高。三是老年社交娛樂服務方面,運動健身差昂地、休息座椅、老年活動室、社區圖書館、老年大學等的供給不足。
沿著“三邊一網”整合供給網絡,尋找盈利點:鑒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所面對的老年群體數量規模大、需求較復雜、產品服務種類繁多、參與企業類型多樣,區別于機構養老以“床位”為核心衡量指標的盈利結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盈利點可以從如下方面突破:一是緊貼政策指向,抓住政府購買與補貼,如全國范圍內正在緊急籌建的家庭養老床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補助、床位補貼,適老化裝修改造購買,智慧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系統構建等。二是沿著“床邊、身邊、周邊”整合供應網絡,從供需體系共建中賺取收益,居家社區老年群體的最大特點就是除了涉及生命健康的剛需產品服務之外“不愿花錢”,因此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另一盈利突破點,便在于巨大需求規模基礎上的“第三方供給資源”的整合協同與精準匹配上,通過構建數據化、智慧化的供需對接系統,沿著居室內、社區內、社區周邊等不同空間維度,整合老年群體所有相關消費點,賺取“流量”費用。三是面向失能失智等剛需老年群體,圍繞“十五分鐘生活圈”和“街道社區家門口”的布置邏輯,鋪設專業康養照護機構,從機構養老“床位”設置層面尋找盈利點。四是緊密關注消費升級,面向高消費老年群體的超前消費需求,對接網上消費平臺,在老年營養保健品、老年化妝品、老年服裝、適老化家具等多個領域,對接供應商。
綜上所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市場雖然規模巨大、誘惑巨大,但由于有效需求尚待激發、有效供給基礎不足、政策體系網絡尚未搭建完全等原因,其市場化發展依然處在相對早期的階段,對于企業而言,需謹慎考量,抓住痛點需求,瞄準未來需求,精準匹配供給,統籌設計盈利點。養老產業長路漫漫,社區居家市場更是路長且阻,需要步步為營,和君康養事業部將與各類企業同行,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