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碧桂園全體營銷人員收到了將森林城市銷售業績納入個人工作考核的通知。
而這份通知披露的事實,足以讓風尖浪頭的“森林城市”脫下天使般的外衣。因為里面要求,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入職滿6個月的營銷中心全體員工,今年全年需要賣掉一套森林城市的房子,包括推介成交以及員工自購。
未達標的一線銷售人員將被直接淘汰,對未達標的營銷管理人員以及后臺人員,將給予降薪或降職處理。
如此看來,森林城市的銷售真是一場硬仗,動真格必定伴隨“刀光劍影”。
非常時期,非常措施
對于這一“軍令狀”式的營銷考核的真實性,邦爺第一時間向碧桂園方求證,得到的答復是,消息屬實。
碧桂園相關領導表示,完成營銷考核的壓力不會太大,森林城市項目認籌情況良好,一年時間很充足,不擔心不能完成考核。
但相對于領導人員的信心滿滿,基層銷售人員的心態卻分化明顯。對于一些具備經濟實力的中高層營銷人員來說,有些原本就有海外置業的需求,可以享受員工內容優惠,這看起來算是福利了。但對于部分基層員工來說,如果自身經濟實力不到位,客戶圈層又沒有海外置業的需求,單拼自己的真本事,恐怕結果還是喜憂參半。
“這是一項非常時期的非常規營銷方法,也是比較恰當的措施。”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是這么說的,這就好比15年前潘石屹實行“末位淘汰制”一樣,很多人認為這一制度過于殘酷,褒貶不一的輿論將潘石屹推向風口浪尖。但事實證明“末尾淘汰制”成就了潘石屹。
碧桂園的營銷考核也是如此,重壓之下必出成績,也許一年后回頭看看,會覺得這是一項不錯的營銷策略。
直逼“2000億”俱樂部
為何對“森林城市”押注如此大的籌碼?從碧桂園2015年業績報可以看出,森林城市是其積極實施海外拓展戰略的新利潤增長點。因為項目業績報顯示,森林城市的利潤率將高于國內項目。
據了解,整個森林城市是碧桂園和馬來西亞柔佛州政府的一項長遠戰略合作項目,已規劃總面積14平方公里,與馬來西亞一橋之隔,享受各類優惠政策,是特區中的特區。項目的首批房源已在去年底售罄。
而有碧桂園工作人士表示,營銷考核體系下的人員約7000人(不完全統計),如果完成考核,意味著至少賣出了近7000套房子。如果,每套房子的套均總價達到200萬,就意味靠城市森林項目,碧桂園就可以獲得140億的銷售額。如果碧桂園今年境內銷售1680億元的目標達標,再加上其他海外項目,碧桂園今年或能成為2000億俱樂部的一員。
可見,某種意義上,森林城市項目對整個碧桂園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它不僅將決定碧桂園在整個房地產開發、銷售市場上的位次,更是戰略升級的關鍵。
在宋延慶看來,森林城市目前認籌情況良好,但保持這樣好的銷售狀態,并沒有想象中容易。此次營銷推新的考核體系,可能正是碧桂園想眾志成城,為避免風險和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