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團正在餐飲業“買買買”,這次他們盯上的是麥當勞和肯德基!
昨天,媒體曝出中國化工和新希望集團正在考慮競購麥當勞的中國業務:做化工、做飼料的也要做漢堡包!
兩個月前,一中資財團欲全資收購肯德基和必勝客中國業務的消息讓業界驚嘆:KFC真要變“開封菜”了!
雖然收購事宜前途未卜,但足以說明,餐飲業是各路資本都在瞄準的富礦。
最新 | 麥當勞將不再姓“洋”?
6月14日,據彭博社消息,中國化工集團和新希望集團正在考慮競標麥當勞的中國特許經營權。
△中國財團欲買麥當勞
私募公司KKR正在考慮聯手中國公司共同競購麥當勞的中國大陸特許經營權,標價有可能在20億美元左右。
潛在買家被要求在下周結束前提交首輪報價。
麥當勞駐上海發言人在回復彭博社的郵件中表示,麥當勞在尋找備有當地關聯、互補技能和知識、及對麥當勞品牌有深入了解的長期策略伙伴方面,已取得進展。鑒于公司尚未做出決定,任何的推斷都為時過早。
中國化工和KKR的代表均不予置評。新希望集團的一位代言人在郵件中稱,相關部門對該事宜并不知曉。
做化工的、做飼料的也要做漢堡包?
其實,新希望集團旗下的六和原來就是麥當勞的二級供應商,后來因為“藥雞”事件被麥當勞干掉了。其董事長劉永好在今年表示,公司有興趣在東南亞收購價值100億元的養魚資產來向海外擴張。
中國化工呢,就是個超級購物狂,它控股9家A股公司不說,又花71億歐元收購世界輪胎業巨頭倍耐力,9.25億歐元并購德國克勞斯瑪菲,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
另有消息稱,華潤集團、貝恩資本等多家公司對這筆大買賣也是虎視眈眈。
回顧 | 麥當勞宣布引進戰略投資者
自從麥當勞執行長伊斯特布魯克(Steve Easterbrook)去年上任以來,麥當勞就把落實國際重整計劃作為追求目標,目前公司正在調整亞洲股權結構。
△麥當勞執行長伊斯特布魯克
今年3月底,麥當勞中國宣布將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韓國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提升競爭優勢及增加資源,實現更本地化的發展策略。未來五年,這三個市場預計將新開麥當勞餐廳超過1500家。
據媒體報道,麥當勞此前已宣布一項長期計劃,未來將特許經營化餐廳比例由目前的80%提高至95%。這意味著,未來更多麥當勞餐廳是由加盟商運營而非直營。
目前,麥當勞在全球超過80%的餐廳是特許經營,每年的特許經營費用能為集團總利潤貢獻兩成以上,但這種盈利模式卻沒有被成功復制到中國市場。
直到2014年,麥當勞中國才決定大規模提升特許經營權的占比。
麥當勞中國發言人表示,目前沒有更多具體的關于投資形式的信息,潛在的方式可能包括特許經營、合資公司、出讓部分股權等。
雖然引入中國戰略伙伴的策略已有進展,但前途依然未卜。
百勝中國要出售20%股權
早在去年10月,百勝就宣布擬在2016年底將集團分拆成為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百勝中國和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后的百勝中國計劃以無顯著債務的財務結構獨立出來,投資自身業務,將成為百勝餐飲集團在中國內地的特許加盟商。
而今年4月份,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中投公司支持的財團尋求全資收購百勝中國業務,其估值可能為70-80億美元。包括KKR和霸菱投資在內的投資者集團正在進行盡職調查。
但5月下旬,中投支持的財團和百勝餐飲集團的談判據傳已經破裂。
背景 | 麥肯市場流失亟需改變
有分析表示,這兩家餐飲巨頭在全球擴張過程中,資金挑戰一直存在,因此引入資本方面的合作,對緩解資金壓力有很大幫助。
尤其是百勝進入中國市場后,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增長率已經不是非常好了。
△麥肯市場流失嚴重
作為競爭對手,麥當勞也是連續兩年門店銷售和門店顧客人數出現下滑。
無疑,這兩家洋品牌在中國開始了新一輪搶占稀缺資源的爭奪戰,北京志起未來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表示,因為這兩家企業對戰略投資者的定位都差不多,一定是要求具有獨特的背景、強大金融實力的稀缺資源。
“對于洋快餐來講,他們需要在中國市場更加本地化,創新經營體制,才能適應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僅以外賣業務看,當年兩大洋快餐非常強勢,但是隨著美團、百度外賣等中國本土外賣業務的崛起,這兩家洋快餐的外賣業務嚴重流失。
“兩家洋快餐無論產品、服務、體驗都需要改變。”李志起說,大規模開店也需要巨大的投資,因此他們更需要懂得本地市場的合作伙伴。
中國化工胃口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化工主要精耕領域仍然是化工業,但這家企業卻對餐飲業并不陌生。據澎湃新聞報道,其董事長任建新在1995年創建了馬蘭拉面快餐品牌。
△馬蘭拉面快餐品牌
據了解,任建新當初創辦一家蘭州拉面的快餐連鎖企業,是為解決員工家屬和分流員工的就業問題。之所以命名為“馬蘭拉面”,任建新表示,一方面是紀念自己已早逝的母親馬慧,同時也包含有蘭州、藍星的意思。
除了競標麥當勞外,今年對于中國化工來說可謂是資本運作頻繁的一年。
今年2月份,中國化工對外宣布以430億美元的金額收購先正達公司,創下中國海外收購歷史紀錄。先正達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是全球第一大植物保護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
說法 | 中國餐飲業成為實體經濟中的“戰斗機”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蕭宇嘉指出,不論是百勝出售中國業務,還是麥當勞引入戰略投資者,其背景是中國本土連鎖餐飲崛起,可以說,中國餐飲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了。
據官方統計的數據,從去年起,國內餐飲進入3萬億的歷史新時期,未來有望保持10%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將增長到5萬億元。
地產等實體的衰退和餐飲的井噴式發展,讓超一流的人才和資源紛紛涌入餐飲業,嗅覺最為靈敏的資本在餐飲業的“買買買”也將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