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頒布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休閑旅游、現代制造、商貿物流、教育科技、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以市場為導向
通知指出,培育特色小鎮要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防止大包大攬。要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據產業發展確定建設規模,防止盲目造鎮。要堅持突出特色,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發展特色產業,傳承傳統文化,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防止千鎮一面。依據特色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培育對象,防止一哄而上。要堅持深化改革,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規劃建設管理,創新社會服務管理。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打造創業創新新平臺,發展新經濟。
通知要求,要利用通知精神,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要用創新理念,做好特色小鎮的整體規劃,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讓更多的百姓享受特色小鎮建設的改革成果。
國家發改委稱,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浙江進行了先行試點,截至2016年2月,浙江省已公布了兩批79個特色小鎮省級創建對象、51個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浙江風生水起的“小鎮計劃”,引起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關注。2015年9月,中財辦主任劉鶴率隊專程前往浙江調研宏觀經濟運行和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在考察了杭州市余杭區夢想小鎮、上城區山南基金小鎮等幾個特色小鎮后,劉鶴指出,對特色小鎮印象最深的是處理好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為企業創業提供條件,大膽“放水養魚”,讓企業家才能充分發揮,這對我國經濟結構升級都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浙江推動特色小鎮的經驗是,特色小鎮非鎮非區,并非行政區劃單元,也不是產業園區,而是相對獨立于市區,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特色小鎮在產業定位上,以“一鎮一業”,突出“特而強”;功能定位上,以集成“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形態定位上,以打造“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運作機制上,是以大膽創新,做到“活而新”。國家三部委借鑒這一經驗,提出了依據各省小城鎮建設和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情況,逐年確定各省推薦數量。省級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部門按推薦數量,于每年8月底前將達到培育要求的鎮,要及時向三部委推薦。特色小鎮原則上為建制鎮(縣城關鎮除外),優先選擇全國重點鎮。
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走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上,過去發展的小城鎮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農村的衰落和空心化集鎮,為小城鎮的發展帶來了新挑戰。從總體來看,小城鎮缺乏政策支持,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越來越明顯,小城鎮建設發展相對滯后。這也是政府在城鎮改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仍持有重城輕鎮的錯誤觀念,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小城鎮的全面發展。
推廣產城融合
“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小城鎮。2016年2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瑞士達沃斯小鎮、美國格林威治對沖基金小鎮、法國格拉斯香水小鎮的經濟能量、文化特色正在成為我國各個城市學習思考的樣板。
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表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關于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批示精神,將強化對特色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支持特色小鎮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功能。并將選擇1000個左右條件較好的小城鎮,積極引導扶持發展為專業特色鎮。據悉,2015年,浙江首批特色小鎮,新開工建設項目431個,共入駐企業3300家,新增稅收21.3億元。
國家住建部村鎮司司長張學勤說:“特色小鎮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培育和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建設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而住建部村鎮司副司長王旭東則指出,小城鎮內需潛力大,承擔著補短板的作用。隨著農民返鄉創業人員的不斷增加以及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轉變,小城鎮建設工作已成為當今的首要內容。
業內人士指出,“產城融合共生”的發展模式,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實踐形式,是中國式產業園區的補充和升級。目前,國家對特色小鎮建設有一個總體原則,是符合廣義的PPP范疇,即“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模式,特色小鎮建設就是要按照這個基本總原則去推進。今后,在特色小鎮建設上,政府要及時做好編制規劃、基礎設施、土地保障、生態環境等配套銜接工作,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才能吸引各方資本的力量投資建設特色小鎮。作為企業來說,在招標前都要綜合考慮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市場營銷、項目推進、效益追求,同時還要考慮項目周期的長短以及投資回報率等等。然而,推動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也面臨著行政管理、資金配套等一系列落地問題。國家提倡2020年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是中國新型城鎮化和產業園區的升級版,依然任重而道遠,期待能夠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