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批進行國企改革試點的企業(yè),中糧集團的業(yè)務重組一直受到外界關心。8月23日,中糧集團旗下中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食品”)對外發(fā)布公告稱,將掛牌出售其擁有的可口可樂在中國10個瓶裝廠的股權。資料顯示,作為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合作伙伴,中國食品旗下?lián)碛?4個可口可樂瓶裝廠,此次出售相當于減去了近八成。
對于此次剝離可口可樂瓶裝廠的原因,早在今年2月,中國食品就曾發(fā)布公告稱,已與可口可樂和太古飲料簽訂了意向書,其中包含了要將其裝瓶業(yè)務重新特許予其他合作伙伴(其中包括本公司的附屬公司)的意向,本次則是實質性進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中國食品第一次剝離資產。中國食品的財報顯示,該公司于4月15日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分別以1元的拍賣底價,轉讓中糧君頂酒莊有限公司及山東中糧君頂酒業(yè)有限公司各自55%的股權。此外,早在2015年底該公司還宣布剝離巧克力及其它休閑食品業(yè)務,即目前負面頻出的中糧金帝有限公司,并于今年5月底成功交割。
中國食品近半年來為何頻繁剝離資產?中國商報記者致電中糧集團和中國食品相關負責人,對方均表示對于公告外的內容不方便透露。公告顯示,該公司剝離資產的原因是為了實現(xiàn)業(yè)務聚焦和資源聚焦,通過減少虧損更好地服務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
財報顯示,中國食品終止的金帝業(yè)務今年上半年凈虧損為4352萬元,去年同期虧損5327萬元。而君頂酒莊的虧損額也比較大,2015年凈虧損2137.5萬元,2016年一季度凈虧損892.94萬元,累計虧損高達3.92億元。但中國食品4月15日發(fā)布的對其掛牌轉讓的需求至今仍無接盤者。
除了減輕虧損壓力,中國食品此舉是為了對業(yè)務板塊進行瘦身,強化品牌效應,集中資源發(fā)展強勢品類。該公司的公告顯示,其致力于推出大單品,為品牌重新定位和拉動銷售增長奠定基礎,同時加大品牌投入激勵政策,提升品牌營銷能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食品頻繁剝離資產還是中糧集團改革的一部分。資料顯示,中糧此前提出重點建立18個專業(yè)平臺,其中包括中糧可樂和中糧酒業(yè)。業(yè)內人士分析稱,中糧集團此舉是在弱化中國食品平臺的作用,轉而強化各個專業(yè)平臺的作用。
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中糧集團向主營業(yè)務轉型的明確信號。中糧集團通過對不良業(yè)務板塊的剝離從而實現(xiàn)更專業(yè)化的運營。這是中糧推進國企改革,進行盤減資產、瘦身、簡政放權的嘗試。
確實,浙商證券的研報顯示,中糧集團作為首批試點的國企,著力于打造農糧食品領域三大平臺,分別為國有資本投資平臺、國內資源整合平臺和海外投資平臺。資料顯示,中糧集團已經成立中國食品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投資平臺,未來中國食品、蒙牛乳業(yè)、中糧肉食、我買網等會裝入該平臺。
此前,中糧集團還宣布要通過資源整合打造成排名前三的國際大糧商,為此立足糧油板塊的中糧集團,開始不斷剝離飲料、休閑食品等非主營品類,并加大在糧油板塊的投入。8月23日,中糧集團就宣布要全資收購荷蘭農產品巨頭尼德拉農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