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這個曾經廣受鄭州美食愛好者期待的國際化烘焙品牌,并沒有完成當初進入河南時的發展規劃,而是在今年5月悄然關閉了位于鄭州市健康路的最后一家門店,與河南市場告別。
來自互聯網跨界的競爭、來自傳統餐飲業拓展業務品類的競爭,再加上烘焙業很多群體的極致單品帶來的沖擊,多種新形勢、新業態都讓傳統的烘焙連鎖企業倍感壓力。
【事件】
備受關注的知名烘焙品牌
入鄭四年多黯然退場
2011年的平安夜,鄭州二七廣場一家新開業的蛋糕店顯得尤為熱鬧,這一天臺灣知名蛋糕連鎖品牌85度C正式亮相鄭州。
作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蛋糕品牌,85度C的到來曾讓鄭州的美食愛好者期待頗高。這個創立于2003年的品牌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一直是烘焙行業當中的明星。
現場烘焙售賣的模式,還有面包甜點和咖啡冷飲一起銷售的模式,都是被85度C率先實行,并在全國的烘焙行業傳播開來。店內最受歡迎的一些面包和飲品,很多年來都是不少小型蛋糕店模仿的對象。
在進入河南市場之初,85度C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2012年85度C將在鄭州開10到12家門店,同時,將計劃在洛陽、開封、新鄉等城市開連鎖門店。
然而事與愿違,這樣的規劃始終未能實現,在今年5月份,在85度C位于健康路的最后一家門店發現,店門口貼上了一張即將閉店的預告。根據大眾點評網的后臺資料顯示,85度C在鄭三家店的點評頁面于今年陸續報停。至5月份,85度C在鄭州二七廣場、黃河路和健康路開設的三家門店已經全部宣告關閉,暫別河南市場。
【說法】
被指“重擴張而不重管理”
引發后遺癥
自2007年進入大陸市場以來,85度C直營店數量一直在高速增長,到2015年門店數量已接近500家。
然而伴隨著經濟形勢進入“新常態”,烘焙行業格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85度C被指“重擴張而不重管理”,門店質量良莠不齊。
在退出河南市場之前,85度C在各地的關店消息頻傳,今年3月份,該品牌關掉了山東淄博的門店,退出了淄博市場。
“85度C進入大陸發展的時機是對的,但在最好的時間內,85度C沒有確立起其品牌的鮮明定位和形象,然后以此建立起它廣泛的粉絲群體。”中國餐飲產業研究院院長吳堅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85度C產品品類太多,不大利于在追求潮流和新鮮的目標群體中,去建立它所生產產品的競爭力。”
而在2015年,河南烘焙行業最受關注的事件,莫過于鄭州好嘉利的倒下。作為曾經的鄭州烘焙行業代表品牌,好嘉利鼎盛時期在全國開了上百家門店,甚至還準備在香港上市,最終卻被巨額債務壓垮,創始人更是自曝曾受到生命威脅。
這一切都讓河南的烘焙企業感到高度緊張,時刻在思考自己所面臨的市場形勢,尋找轉型的出路。
觀點
品牌比規模更重要
來自互聯網跨界的競爭、來自傳統餐飲業拓展業務品類的競爭,再加上烘焙業很多群體的極致單品帶來的沖擊,多種新形勢、新業態都讓傳統的烘焙連鎖企業倍感壓力。
大型烘培連鎖品牌體量大、戰線長,在應對市場形勢的變化時難免顯得笨拙。飆馬認為,烘焙行業的轉型必須先從物料的全面優化開始。
消費者已經對烘焙食品的表現形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是大型的烘焙企業,做出調整的成本越高,但是如果舍不得大出血,就只能面臨慢慢被消費者拋棄的局面。
好嘉利和85度C的例子都說明了,品牌其實比規模更重要,不管是不是本土企業,烘焙品牌都必須遵從經濟形態的變化,尊重當地消費者習慣,才能保住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