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從繳費到尋車,只需使用手機APP或掃描二維碼;找店,只需在顯示屏上輸入名稱即可查詢路線;付款,將商品放進稱重臺內即可自動識別……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手機應用的發展壯大,動輒數十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設備的身影。三湘都市報記者體驗后發現,在長沙的商場內,部分設備可以正常使用,部分商場的設備則因使用缺乏便利性而顯得雞肋。
為了提升用戶體驗、經營效率而研發的,基于互聯網的各種智能設備,究竟應如何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現象
商場流行智能化,多種設備已投入使用
“商場挺大的,想找的品牌用導航機查查就一目了然了,比較方便。”6月1日,長沙市民黃先生在長沙國金中心負一層因找不到某體育品牌而開始使用商場提供的導航臺進行查詢。
近來,這種大屏導航臺陸續出現在長沙不少大型購物中心內。消費者只需進行觸屏操作,就可以根據品牌的類別和名稱等關鍵詞進行檢索,得到目的地品牌專柜在商場內的位置和前往路線圖。
以“導航”為功能關鍵詞的智能系統,除店內導航系統外,使用頻率較高的還有停車場內的尋車系統。目前,長沙市內如悅方ID Mall、步步高梅溪新天地、長沙海信廣場等多家商場停車場內的尋車導航,分為二維碼APP掃描、尋車臺以及觸屏系統等多種形式,消費者輸入車牌后,便可獲取前往停車位的路線圖。
此外,智能支付系統也成為一大熱點。從步步高大賣場智慧門店內的人臉識別支付到華潤旗下中高端品牌OLE精品超市的自動收銀機,再到如泊富、海信廣場、長沙國金中心、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等賣場停車場內的線上停車費繳納系統,均作出了“無人收銀”的嘗試。
體驗
部分設備實用,部分使用體驗仍待完善
為零售業賦能,成為最近互聯網行業提及最多的詞。隨著一批智能設備在長沙的相繼落地投入使用,其從預設概念到實用性是否流暢過度,也面臨著消費者的考驗。
5月28日至6月1日間,三湘都市報記者先后前往多家商場,對購物中心及停車場內的智能設備進行采訪體驗后發現,部分設備運轉正常,也有部分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系統故障、反應遲緩等問題。
導航系統
在長沙國金中心,記者就看到,每層的主要通道處均設有大屏導航系統,輸入品牌名稱,便會出現樓層布局簡圖及前往路線。此外,消費者還可根據如美食、服裝等不同品類進行查看。記者在負一層的導航屏上輸入“稻香”后,該屏幕則出現了應乘坐直梯前往4層的路線。
也有商場的導航機并不如預計的好用。在樂和城3層扶梯口的導航機上,記者嘗試輸入餐飲商戶“探魚”,卻并未得到任何結果。隨后,記者多次嘗試品類及關鍵詞檢索,該觸屏均未有任何結果顯示。
自助收銀
上個月,步步高在其智慧零售門店內上線了自助收銀系統和人臉識別支付,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及業內人士前去嘗試。而經記者的調查發現,包括卜蜂蓮花、華潤萬家OLE精品超市、孚利購、酷鋪等多個商家均已添置了無人收銀設備。
在OLE精品超市,記者將購買的4樣商品逐一放入托盤后,無人收銀機上顯示出應付金額,消費者可根據自己需求選擇微信、支付寶、銀聯及商場預付卡支付。
而在步步高梅溪新天地的智慧門店,除掃碼自助收銀系統外,店內還支持“邊掃、邊買”。記者使用微信小程序對準所選商品的條形碼識別后,手機便顯示出該款商品的商品名稱、價格等相關信息,可選擇加入購物車或刪除,在多款商品添加完成后統一結賬。
找車繳費
三湘都市報記者發現,導航系統中,如長沙海信廣場、悅方ID Mall的導航機可輸入車牌號碼中的數字,再根據顯示提供的含有相同數字的車輛照片進行選擇,長沙國金中心等商場則在輸入完整車牌后直接顯示路線。此外,在停車場繳費系統中,如海信廣場、長沙國金中心等商場,均支持通過APP或微信公眾號直接連入會員系統,可使用購物金額自動累計的停車積分或會員卡權益進行沖抵。
采訪中,部分消費者也對記者表示,由于商場未能對已正式啟用的智能停車系統在明顯位置進行提示,導致了繳費的不便。
“商場并非統一收銀,導致了停車積分需要前往總服務臺進行人工錄入,這反而增加了消費者的時間成本。”6月1日,在泊富i city美好中心停車曾遭遇尷尬的王先生就表示,希望商場能夠更加人性化地進行智能運營改造,真正改善市民的消費體驗。
記者手記
科技的研發目的,從來不是為了酷炫
6月1日,酷鋪智能無人店在家潤多超市朝陽店一經亮相,吸引了不少前來購物的市民圍觀。這已并非是長沙的首個無人便利店,此前,如五人便利店、孚利購等品牌均已在長沙嘗試這一領域。
湊巧的是,三湘都市報記者在5月29日舉行的京東CUBE大會上也了解到, 通過智慧科技與京東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結合,將無界零售理念落地的京東X無人超市也將于今年年內在長沙亮相。
對于超出目前人類知識或能力范疇的科學技術或產品,網絡流行語昵稱為“黑科技”。這既是對人類科學技術超出想象快速發展的一種認可,也代表著普通市民對科技發展賦予的期待。
對于越來越多的“黑科技”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新奇之外,更多則是希望能夠享受到它所帶來的更真切的改變,無論是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還是讓消費變得更加省心,都是可以觸及的嘗試。
自動識別車牌設備的出現,很快替代了人工登記、自動取卡等流程,快速占領了停車場計時需求;而現在,自動繳費系統的出現,是否能夠在加快停車場出車速度的基礎上實現降低人工成本?目前來說,從消費者的適應度、軟件的成熟度等方面來看,還有很長一段磨合期要度過。
科技的研發目的,從來不是為了酷炫,如果談到應用層面,則更應從實用性角度出發來考量。如今,基于移動互聯網、各類計算機算法和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多在過去未曾想象的智能設備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推動社會的進步,生活的改變。
不過,一些在研發過程中未能考慮周全的功能和路徑,仍需要在應用的過程中去適應和調整。“黑科技”的應用,也不應該一蹴而就,與人類進化一樣,這將需要時間、競爭,從而帶來進步。
本文出自人民網 記者:朱蓉 本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