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已經迎來拐點。”近日,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王永平在2015年商業地產年會上表示。
王永平稱,隨著商業地產領域競爭日趨激烈,商業地產到了回歸以運營為本質的時候了。商業地產將從住宅依賴型轉向產業依賴型,商業綜合體將與文化、旅游、養老、電商等新興產業緊密融合在一起。
長江商報記者近日走訪武漢房地產市場發現,業內人士和房地產投資機構一致看好武漢商業地產發展前景,其中,體驗業態、寫字樓和底層商鋪發展潛力巨大。
體驗業態擴張搶眼寫字樓、社區中小商鋪發展潛力大
近日,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發布報告稱,新興商圈購物中心積極引入體驗業態,加速零售物業項目的銷售速度。
世邦魏理仕發布的武漢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雖然武漢優質商鋪無新增供應,但以書店及特色餐飲為代表的體驗業態擴張尤為搶眼:新華書城及物外書店分別入駐泛海城市廣場及漢陽人信匯,韓國Pelicana Chicken及香港南丫蒸品在武漢天地開出武漢首店。
5月9日,第35屆武漢房展會上,一場“把脈商業地產新趨向”的論壇舉行,長江商報記者現場了解到,與會專家一致看好武漢商業地產發展前景,特別是甲級辦公樓、社區底層商鋪等發展潛力巨大。
該論壇上,仲量聯行武漢董事總經理李杰表示,武漢作為中國城市60強之一,在商業地產方面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
李杰具體分析指出,根據仲量聯行2015年中國城市60強相關研究成果,全球增速最快的十大城市均出自中國城市60強,除開北上廣深4個傳統一線城市,天津、重慶、成都和武漢表現最為突出。
按照仲量聯行統計,若無延期,2015年武漢新增的優質辦公樓將累計達到70萬平方米,為2014年全年新增供應的兩倍有余,包括武漢天地2號樓、鉑仕匯國際廣場、卓爾鈺龍國際中心、漢街總部國際等項目。
除了體驗業態和寫字樓市場,業內對社區內的底層商鋪也非常看好。
數據顯示,2014年,武漢商業地產供應市場一片繁榮景象,總體供應量達到187.23萬平方米,相較2013年增加68.67萬平方米,增幅高達58%。成交方面,去年全年共成交88.78萬平方米,較2013年下降31.09萬平方米,成交金額為142.97億元。
湖北省房地產經濟學會會長葉學平分析這組數據時格外指出,在武漢市商業地產的成交量中,社區內的底層商鋪為成交主力,成交量達到商用物業成交量的六成以上,其次是購物中心、商業街和專業市場,占比不到10%,成交量較少。
本文來源于長江商報,作者龔妍,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