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壩村,行政區劃屬豐產鄉,地處營山縣城西北,距縣城4.5公里,比鄰朗池鎮興云村。2017年4月,龍壩村被納入“營山縣朗池鎮興云村至豐產鄉龍壩村十村連片脫貧奔康產業園示范線建設”重點村,2018年被縣上列為“營山縣新法朗三十村連片脫貧奔康 農旅產業示范線”建設打造。2018年3月“豐產鄉龍壩村”“豐產鄉龍壩村知青文化特色小鎮”被四川省旅游局評為“四川省旅游扶貧重點示范村。”
走進龍壩村,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石墻青瓦、毛主席語錄,讓人不禁產生錯覺,仿若回到了上世紀50年代那個時代;走進村民家中,老鄉會熱情邀你入座,為你沏上一壺好茶,老一輩人會為你講訴過去的那段歷史,以及村子這幾年的巨大變化。
20世紀60年代,知識青年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上山下鄉”運動。據史料記載,營山縣總共安置知青人數11萬人次,豐產鄉龍壩村是當時營山縣境內聚集知青最多的地方。其原居住地是南充市唯一保存完整的知青居住點,留下了豐富的歷史印記,形成了獨特的知青文化。
2017年以來,在營山縣委縣政府、豐產鄉黨委政府及縣直相關部門支持幫助下,龍壩村聘請四川知音元集團充分挖掘知青文化,以“記錄知青歲月,還原知青生活”為主題,規劃設計并打造“知青文化特色小鎮”。
知青文化特色小鎮包含:知青組團、慢鄉莊園、崇學門第等項目連珠。
知青組團:深挖知青“上山下鄉”“插隊”時期的工作、生活軌跡,以依舊修舊還原居住點、環境打造、收集展示知青舊物等實體,結合人民公社化集體耕作生活體驗,喚起游客對紅色革命年代的特殊感情。
其建設打造項目有知青公社、知青廣場、知青食堂、知青旅社、農耕農場知青民居一條街等六大板塊。
慢鄉莊園:以莊園的圍合庭院做景觀,集合川東地區傳統農耕器具進行攤布組合,留出適當空間給游客體驗,將農耕文化的展示情景化、體驗化,變靜態的文化展覽為動態的互動,增加客人在院子中的體驗趣味性。慢鄉莊園建設包含匠耕田園居(門、莊、閭、鋪、鄰、里、戶、坊)等項目。
崇學門第:營山人文薈萃,擁有“進士之鄉”的美譽,沉淀了獨特的進士文化。復原龍壩村文天祥后裔的“文氏宗祠”紀念祠堂,一是紀念南宋末年文學家、愛國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功績;二是頌揚文天祥后裔中共十七大代表、全國優秀黨委書記文建明的動人事跡,以此為亮點進行擴散,打造進士文化體驗院落與學塾院落,樹立后生學子們的精神標桿。結合周邊農旅綠色產業內容,形成特有的耕讀原鄉文化。
知青文化特色小鎮的六大特色
位置之特:交通樞紐、生態優美;
形態之特:中式建筑、川東民居;
人群之特:知青群體,遷徙群體;
功能之特:打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影視基地;
產業之特:中藥材、水稻輪作;
機制之特:1+1+N發展模式。
“知青文化特色小鎮”將分兩期建設打造。第一期已將原知青居住的“干打壘”片石墻壁青瓦屋面房屋進行加固改造,開辦成了“知青文化收藏展廳”,屋外正中墻頂還原了“人民公社”(知青公社)標識。知青大隊部、知青農耕體驗場、鄉村休閑漫道、綠道花海、水上長廊、塘堰垂釣水岸、觀光體驗農業等景點也基本建成。第二期建設打造知青食堂、知青廣場、知青旅社、知青民居一條街、游客接待中心、休閑農家樂、電商平臺、停車場等旅游配套產業,也正在規劃設計建設實施中。
文章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