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决赛地点2022_哈里森·巴恩斯_帕楚利亚_足球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 英超法甲

`
政策資訊

貴州:加快推動特色小鎮和小城鎮高質量發展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飆馬中國       時間:2019-10-09 15:15

    為加快推動全省特色小鎮和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動特色小鎮和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2年底,建設一批產業發展更加協調、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彰顯、體制機制更加靈活的高品質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充分發揮其助推農村產業革命、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全省新增城鎮人口120萬,帶動全省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意見》明確將開展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著力實施分類推進

  推動全省100個示范小城鎮提檔升級。推動示范小城鎮在改革創新、產業發展、綜合整治、鎮村聯動等方面提檔升級,在優化機構設置、簡政放權、加快農民市民化進程等方面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探索示范小城鎮“三變”改革,推動小城鎮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鎮民變股東,激發小城鎮發展活力。在示范小城鎮開展以環境衛生、城鎮秩序、鄉容鎮貌為重點的“百鎮試點”工作。培育創建100個省級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特色小鎮是在幾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產業、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擁有幾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經濟規模、特色產業鮮明的行政建制鎮。各地可結合產業布局,循序漸進培育一批“市郊鎮”“市中鎮”“園中鎮”“鎮中鎮”等不同類型、具有特色產業的特色小鎮,也可依托小城鎮良好的交通區位和獨特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特色風物,創建一批休閑旅游、商貿物流、健康養生等特色小城鎮。要處理好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的關系,把“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小而專”作為工作原則和發展定位,避免過度追求數量目標和投資規模,嚴控房地產傾向,嚴防政府債務風險。2019年底,啟動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培育創建。加快推動全省1000多個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推動20個極貧鄉鎮規劃建設與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保障相結合,加快極貧鄉鎮脫貧攻堅步伐。完善縣域小城鎮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為重點的“8+X”項目,推廣“1+N”鎮村聯動發展模式,開展整縣推進小城鎮考核工作。大力實施“百鎮試點、千鎮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總結推廣100個示范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經驗和做法。

  著力強化規劃引領

  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引領,抓好特色小鎮和小城鎮規劃優化提升,力爭到2022年底,按照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實現省級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規劃全覆蓋。特色小城鎮要全面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為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特色小鎮要按需編制詳細規劃,對具體地塊用途和開發建設強度等作出實施性安排,為實施規劃許可和進行各項建設提供法定依據。組織編制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專項規劃,并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民生保障、特色產業為重點,編制“8+X”項目布局圖和建設項目時序表,做到項目建設“先落圖、后落地”。專項規劃要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其主要內容要納入詳細規劃。

  著力發展特色產業

  立足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優勢條件,推動“小城鎮+”,大力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加快形成分工明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城鎮產業發展新格局。堅持宜工則工,依托產業園區、高新技術區、經濟開發區和大型工礦企業等,打造一批配套補鏈、擴幅強基的工業小鎮。堅持宜農則農,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服務農村、助農增收的特色農產品集散小鎮。堅持宜游則游,結合發展全域旅游、山地旅游,依托重點旅游景區景點,豐富山地旅游業態,打造一批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的旅游小鎮。堅持宜商則商,結合發展通道經濟,依托重要交通節點,因地制宜建設一批零距離換乘交通樞紐,打造一批智慧高效、便捷價廉的商貿物流小鎮。

  著力完善配套功能

  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原則,實施“8+X”配套設施提升工程,每個領域分別制定實施方案,實現項目化推進、工程化落實,確保2022年底完成項目投資3000億元,建成“8+X”項目6000個。加快全省小城鎮道路、供水、供電、停車場、廣場、百姓重大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加快小城鎮寄宿制學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服務中心、養老服務機構、體育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結合國家公路投資政策,對穿越小城鎮鎮區并限制發展的國省道進行改線,把過境交通引向外圍,積極對接高速鐵路車站、高速公路匝道,加快建設與小城鎮之間的聯絡線。推進小城鎮水源建設,擴大、延伸鄉鎮供水管網,提高供水保證率、飲水可靠性,確保2020年底小城鎮集中供水普及率達85%以上。推進中小學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推行“四點半學校”建設。同步按需完善特色小鎮各項配套功能。

  著力彰顯文化特色

  加強山水形態、傳統民居、民族風情、文化遺產的研究和保護,因地制宜把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三線文化、山地文化等融入特色小鎮和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留住鄉愁古韻,塑造特色風貌,深入挖掘地方民居、傳統文化、特色風物,將提煉形成的典型文化符號和建筑元素廣泛運用到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及主要公共建筑、重要節點,切實提高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的可閱讀性和可識別性。鼓勵個人和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著力打造一批文化創作基地,開發一批創意設計水平高的民族文化產品。

  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深入開展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將小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系統向有條件的農村延伸,確保2020年底全省建制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生活污水處理率達5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以上。深入實施“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在小城鎮合理規劃建設公共衛生廁所,確保2022年底實現建制鎮公共廁所全覆蓋。啟動開展以環境衛生、管理秩序、鄉容鎮貌為主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到2022年底實現“千鎮推進”。

  著力深化改革創新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擴權強鎮,縣級有關職能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將基層迫切需要且能夠有效承接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依法下放到鄉鎮。在設有產業園區、高新技術區、經濟開發區和風景名勝區等的小城鎮,實行“鎮園合一”的管理體制。開展信息化平臺建設,依托政務服務平臺,推動縣、鎮職能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戶小城鎮的農業轉移人口,保留其在農村的原有各項合法權益及享受的相關惠農政策。貫徹落實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政策,全面落實小城鎮建設用地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探索推進小城鎮“三變”改革,推動小城鎮資源變資產,引導小城鎮的房屋、建設用地、地上構筑物等經營性資產,進行價值評估后全部或部分入股,并按股權享有合法收益;推動小城鎮資金變股金,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引導政府投入小城鎮建設所形成的存量資產量化為小城鎮政府平臺公司或社區經濟組織持有的股金,實行按股分紅、利益共享;推動小城鎮鎮民變股東,引導小城鎮居民以自有的資源、資產、資金、技術等,通過與社區經濟組織、合作組織以合同或協議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按股權享有合法收益。推廣“輪值鎮長”“名譽鎮長”“小鎮大使”等做法,努力提升特色小鎮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著力促進城鄉融合

  按照“以鎮帶村、以村促鎮、鎮村融合”理念,推廣“1+N”鎮村聯動發展模式。實施規劃聯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布局鎮區與鄉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產業發展等重大項目,做到鎮區規劃與鄉村規劃同步、村鎮建設協調推進。實施產業聯動,依托鄉村的優勢資源和特色產品,大力引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城鎮居民與鄉村群眾共同致富。實施基礎設施聯動,以“8+X”項目建設為基礎,推動道路、供水、供電、通訊、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實施公共服務聯動,促進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實施生態聯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留住鎮村生態廊道、景觀廊道,保護生態環境、山水田園格局。實施管理聯動,建立鎮村聯動管理體系,統籌抓好規劃編制、項目建設、環衛保潔、綜合執法等工作,實現鎮村規范管理。

Copyright © 2008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11004787號-2
×

歡迎撥打一對一免費咨詢電話: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