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造升級的推進,鄭州德化步行街將煥然一新 河南商報記者 張郁/攝
夏日的傍晚,沉寂的德化突然就熱鬧起來了。朝氣蓬勃的少男少女們從地下和四面八方涌入到這里,就像突然冒了出來一樣。
看電影、逛服飾、買小吃,大家的動作都那么千篇一律,卻又各有不同。
經過多年的發展,德化步行街也在老去,悄悄改變的容顏卻沒有改變對繁華的向往,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百年德化,約會之地”。
近日,隨著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規劃情況的公布,“百年德化”的新面孔究竟什么樣,再次引發外界關注。
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深入的實地探訪,并采訪有關方面,試圖更細致地描繪出百年德化未來的真實場景。
【關注】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規劃頒布
一條德化街,半部鄭州史。
6月1日,德化再次獲得全民關注。當日上午,鄭州市城鄉規劃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向媒體介紹了作為鄭州五大歷史文化片區之一的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規劃情況。
據悉,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北至解放路、西大街,南至隴海路,西至二馬路、一馬路,東至南順城街、德成街,面積約108.8公頃。規劃將從戰略和實施兩個層面完成“百年德化文化復興工程”文化體系和產業功能的提升,從歷史文脈傳承、公共空間優化、產業轉型發展三個維度對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進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對整個片區建筑風貌、文化、產業、交通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設計。
該項目分為近、中、遠三個階段,其中近期的德化街環境提升工程是對815米長的德化街進行公共空間優化和基礎設施完善,以德化街為主軸,北起二七紀念塔,南至菜市街與福壽街交叉口,面積約13.2公頃,工期為14個月。
【歷史】德化已有113年歷史
商業街在我國唐代就已經出現,德化街的歷史并不算久。
資料顯示,德化街建于1905年,時任河南巡撫陳燮龍上書清廷將鄭州火車站附近的街區辟為南埠,才得以有了街道雛形。在1908年,清朝正式批準開放鄭州商埠,長400米、寬8米的德華街上鋪墊泥土、磚渣,并栽植了行道樹以美化街道。
彼時該街道為惠仁街道,直到1916年街道更名為德化街,取自《韓非子》中“德化”二字命名,寓意為“以德立商,感化世人”。
以此來計算,德化街已經有103年的歷史了。
1927年,《上海旅行雜志》把德化街道和大同路同比為商業明珠,1937年,鄭州的商業達到鼎盛時期,成為舉世聞名的“華北大都市”,德化街也迎來了興盛時期。
到了1987年德化街的商業達到鼎峰,亞細亞商場、三得利商場等建筑在此處拔地而起,隨后鄭州商業上演了第一輪商戰,該街道被譽為鄭州的“南京路”。
直到2000年8月,鄭州市政府決定把德化街改名建為商業步行街,2002年12月,德化街商業步行街正式開街。
可以說,從1905年到2005年,德化走過了其歷史中的第一個百年。而2006 年開業的百年德化風情購物公園則開啟了百年德化的的“后百年時代”。
【亮點1】東方紅電影院即將歸來
商業街的形成和演變,總是和人們的記憶息息相關,德化更不例外。
“第一次和女方見面,去東方紅看電影,是必備的功課。”家住國棉一廠的九哥(外號)說,“女方見面后回去說去看電影了,鄰居們都會對男方高看一眼。”
為何高看一眼,九哥說是因為那時候看電影是一件特有文化的事兒,而且票也不好弄。
據悉,東方紅電影院建于1949年,這個影劇院一開始取名為中原影劇院,而后先后改名為人民影劇院、百花影劇院,直到1969年才改名為東方紅影劇院。
其中,東方紅電影院最紅火的時候在上世紀80年代,尤其是1984年《少林寺》問世,全國電影市場如同注入一針強心劑,影院一票難求。東方紅電影院從早上6點鐘放映,一直到凌晨4點才會結束,一天要播放22小時。
而隨著后來國企改制,以及電視機興盛,尤其是影院經營對私營企業開放,苦苦支撐的東方紅電影院等老一輩國營影院在改制的浪潮中最終淹沒,直到2011年,該影院被拆除。
目前,該影院已經被拆除近7年時間,可留給老鄭州的記憶并未淡去。
據綠都地產(集團)商業地產管理部總經理王兆琦介紹,為了保留傳統文化,讓百年德化歷史傳承得以延續,公司將在東方紅電影院原建筑位置上計劃建設德化二期項目,該項目將會成為一個開放式的主題商業區街區,在設計上將百年德化和現代理念結合起來,體現出歷史傳承和未來發展融合的效果。
其中,該商業街區底商部分將是地下2層、地上3層,東方紅電影院屆時也會帶著“歷史和時尚”重新歸來,而且將會由原來的運營團體負責運營。
綠都商業目前所服務的商業百年德化·風情購物公園是其公司旗下在德化的一期項目,整個建筑環形圍繞,有著現代設計的風格。
記者在走訪時看到,百年德化·風情購物公園在購物、餐飲、娛樂等品牌引入,以及IP導入與場景制造上,都傾向于年輕群體。
據悉,百年德化·風情購物公園是首次將“購物公園”的概念引入中原,開業12年來,日均客流超過8萬人次,節假日最高達20萬人次,已經成為德化步行街的流量擔當。
【亮點2】天然商廈有望改為新地標
百年德化的改變首先是從內部開始的。
位于二七塔東北側不遠的天然商廈,原名人民商場,隸屬于河南省中原石油天然氣開發總公司,興建于1987年。
天然商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0年開業,人民商場出道時以店面租賃為主,當時正碰到當時二七商戰,迫于經營壓力,人民商場改名“天然商廈”,并自主經營,開啟了在商圈中排名前列的步伐。
可惜的是,1995年,天然商廈發生火災,讓其負債累累,堅挺五年后,仍然一蹶不振。
后來天然商廈被司法拍賣,被河南本土地產商宏光集團拍走產權。
據悉,宏光集團想將此打造為現代化大型商業綜合體,比如包括建筑高度339米的宏光華夏之門,但尚未實施。
這意味著,如果該項目能建設,無疑將成為二七的新地標,同時對于鄭州東站的306米寶能新地標而言,可呈現鄭州火車站和鄭州東站遙相呼應之勢。
【地上】26棟大樓建筑將進行外立面升級
隨著鄭州花園路、鄭東新區等商圈的崛起,處于二七商圈中的德化步行街成為了一個尷尬的所在。
與新一代商業建筑相比,德化步行街兩側的商業建筑越來越顯得格格不入,比如之前的不少樓宇配置電梯等完全不能滿足需求,比如現代商場的中庭講究藝術,而原來的商業建筑并沒有這些。尤其是新一代大型商業體的不斷建設、布點,讓德化步行街眼看著曾經的輝煌卻成為未來發展的掣肘。
記者走訪時看到,德化步行街除了德化風情購物公園、德化無限城是新建項目外,其余諸多樓宇的軟硬件均已陳舊。
比如在二七塔南側正對著的友誼大廈,正對著塔的位置光鮮亮麗,而繞道樓后,“爛尾樓”的外觀一目了然,如果不是知道其爛尾后幾經易手的故事,很多人會錯以為是特意建成的“后現代風”。
這棟大樓正貼著二七塔南側廣場,又緊鄰地鐵1號線D口出口,位置雖好,但租賃卻不盡如人意。記者走訪時看到,除了地面一二層出租出去外,3~5層空鋪一年多,空鋪之前是蘇寧電器在此租賃,而蘇寧電器搬離后,未再出租。另外,6月25日,記者在友誼大廈采訪時看到,其一樓電梯處張貼著一張稱該棟大樓上的旅館均為無證旅館的通知。
受制于樓宇陳舊、設備更新受限、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德化步行街的發展受到了阻礙,這條有著“南京路”之稱的商業街亟需改變。
就在上個月,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規劃中提到,要在14個月內,對德化兩側,包括亞細亞、友誼大廈、蘇寧易購、旺角城、醫藥大廈等26棟大樓建筑風格、風貌、色彩等方面進行設計,沿用傳統建筑風貌元素,以新古典風格為基調,表現沉穩厚重的建筑風格,局部采用新中式和民國風,全面提升百年德化的文化內涵和商業氛圍、環境品質。
【地下】德化新街地下商業自帶網紅基因
地上正在探索,地下正在迎來新生。
常言說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地鐵1號線開通并和德化新街對接,為地下的商業街帶來了商機。
上個月,記者走訪時看到,這條街道已經成為了人來人往的網紅商業街。未央街、瘦江南、西柵、公主巷、淘花搗、桃花源等不同的主題街道,按照分類,匯聚了美食餐飲、美妝護膚、潮人服飾、手工創意等年輕人追捧的品牌。
其中,街道在裝飾上的創意尤為用心,作為指引標識的卡通人物、墻上隨處可見的自嘲語言,以及夢幻旋梯、照片墻、十八城記都市展廳、二七歷史文化展覽館的打造,都帶著一股網紅基因。目前,該街道已經成為了鄭州四大網紅打卡地之一,其余三個分別為二七塔、CBD和匯藝銀河里。
據河南新街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淘花搗”魔力愛情街區為例,目標是以愛情文效應強力驅動,營造出放松親密的愛情之街、約會寶地,讓人流連忘返,逛一次,愛一次。
“定位是年輕人的理想城池,以新穎、奇特,滿足挑剔的年輕人口味。”她說。
對于該街道未來,她還提到,這條街道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則通,必須不斷的更新,尤其一旦新物種產生,就不排除改變。其中,街道為了引導消費者,還會做出許多比腦洞的活動,比如共享男友活動、佛系呆萌大賽等。除此之外,在引進的店面上也以新穎、個性等為特征,整體來說,從店面到街道到各種活動,都追求自帶流量。
【期望】商業前進,還需要政府進一步助力
盡管百年德化街的運營者都在努力爭奪消費者的胃口,但隨著鄭州區域商圈的崛起,“約會之地”的百年德化,也在接受越來越多的考量。
在記者采訪中,在二七商圈運營的多家商業人士都堅信,德化街的商業地位不會改變,卻也亟需突破。
“德化街附近的交通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附近一位項目運營人說,目前附近的商戶大都只能靠公共交通來上班,對于習慣開車逛街的鄭州本地白領來說,交通因素就將他們屏蔽掉了。
百年德化步行街的文化底蘊,也沒有如西安、南京、成都等城市的商業街一樣,融入到商業之中,讓他可以用文化區分自己與鄭州其他商業項目的不同。
此外,德化步行街由于幾乎無新項目入駐可能,由于牽涉到規劃、消防、水電氣暖等多個部門,老項目的升級同樣壓力重重。
“這些問題對德化街來說,都是亟待解決,但卻不能單純靠商業項目自身的力量,更需要政府的支。”一位不愿具名的商業人士說。
正因如此,記者采訪中,德化街周邊多個項目人士認為,對于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規劃的實施還是非常期待的,他們也都期待看到政府力量為德化助力,百年德化有機會迎來新生。
本文出自河南商報 記者楊桂芳 陳薇 本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牽涉版權問題請與管理員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