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成為了商業運營強有力的核心支持。大數據可以為商業運營分析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愛好,細分每一類消費群體,這些數據可以成為商業運營者們戰略決策的依據,為他們提供內外兼修的雙重解決方案。
新式產品線,打造品位生活方式中心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場景更加細分。與生活場景更緊密的第一生活的高頻消費場景與目的地驅動的第二生活低頻消費場景區隔日趨明顯。隨著消費群體的逐漸細分,購物中心的商業定位也需要更加細化和精準。隨著新中產階層的回歸,他們對生活中高頻消費的場所有了更高品質的訴求。
今年年初在曹家渡新開業的上海King88,從曹家渡商圈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其精準的"智慧社區時尚生活中心"定位,引進如威爾士健身、盒馬生鮮等多個高品質生活類業態,為周邊社區和寫字樓的中產階層,打造了新的高品位生活方式中心。
新內容制造,IP化購物中心已成熱門
從產品打造到內容經營,已成為當今購物中心經營升級的必然路徑,是體驗化的高級階段。以拉動客流為核心,強調體驗化,從購物中心向生活方式中心轉變,整合文化、時尚、藝術、環保多種資源,將品牌旗下購物中心整合聯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將自己打造成熱門IP,是這兩年來成功購物中心的經營"套路"。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K11這一品牌。自上海K11以其藝術+商業的經營模式取得成功之后,就將這一模式沿用至其他地區的K11中,通過統一的模式延伸出不同亮點,將K11的"藝術型"購物中心打造成熱門IP。
上海K11
武漢K11
此外,這兩年在全國開業項目頗多的新城吾悅廣場,也通過其"情懷"理念,打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復制的沉浸式主題購物中心,并且通過從二三四線城市延伸擴展,將新城吾悅廣場自身打造成了高知名度的IP。
新江南風鎮江吾悅-by POWER DESIGN
綠色主題如皋吾悅-by POWER DESIGN
水主題寧波吾悅-by POWER DESIGN
新潮時尚空間,體驗式街區引領消費升級
現如今,我們正迎來一個全民消費與消費升級變革的新時代,越來越挑剔和細分的消費者們更喜歡場景化、感性化的消費空間,主題商業街區應運而生。通過構筑空間環境的情景化、消費圈層的共鳴度、業態跨界的想象力與商業美學的感染性,形成目的地式消費吸引,將體驗和社交屬性最大化。
長春新城吾悅,通過打造體驗式街區,為消費者呈現了一個購物、娛樂、美食相貫通的體驗式消費空間。它是國內首個以"汽車、電影"為主題的場景式街區,融合美食、電影、汽車、老長春文化于一身。不僅打造了不可復制的品牌特色,還引領了長春地區購物中心消費升級的新趨勢。
長春吾悅主題街-by POWER DESIGN
長春吾悅主題街-by POWER DESIGN
隨著各大地產巨頭的新品牌推出,我們看到了主題式、沉浸式消費模式的興起,這也引起了我們對商業地產發展趨勢了新一輪思考......
調整轉型是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新的商業發展邏輯繼續引領著行業的發展,傳統商業調整、轉型,重新連接“發展訊號”已經是大勢所趨。
例如,越秀商投一直是業內公認的資本創新代表,越秀商投負責越秀地產(包括越秀房產基金平臺)持有型商業地產項目的投融資、開發、運營、管理以及金融化的全價值鏈業務。利用越秀房產基金上市平臺,越秀商投把運營成熟的項目整體銷售給基金實現投資提前回收,壯大商業地產業務的發展。
商業地產商的創新不僅是資本上的,還貫通到日常經營管理的始終。在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潮下,商業地產同樣需要新的手段、新的平臺。例如,世茂商業開啟“科技+”計劃,以人工智能手段打造商業、寫字樓等多業態的應用場景。而泰禾商業、海倫堡商業和勒泰集等則在設計和運營上差異化,拒絕簡單復制。“最重要的一個改變,就是新技術、智慧零售的闖入,購物體驗的升級。”陳詩濤表示。
企業辦公喜迎雙利好 寫字樓市場需求旺盛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將進一步為企業減稅降費5,500億元;與此同時,雙創工作將圍繞設立雙創示范基金及鼓勵專業化眾創空間繼續推進。國家財政對減負和雙創的背書料將利好辦公需求,尤其科技類企業將繼續成為今年寫字樓市場的主力需求之一。
此外,報告明確提出將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大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進一步放寬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外資準入。對在年初的市場展望報告作出的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寫字樓新增需求同比增長10%的預測持有滿滿的信心。
二胎政策促消費升級 服務型商業體催生中
城鎮化(2017年全國目標將有1,300萬人口轉變為城市居民)和收入水平提升歷來是消費增長和升級的根本動力所在,而兩會期間關于二孩鼓勵政策的建言和討論令其有可能成為另一個X因子。
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后,全年新生二孩約840萬,占全部新生兒的比例已升至45%(2013年僅為33%)。世邦魏理仕認為,2016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64.6%,是經濟轉型中最重要的穩定器。消費新生人口的快速增加將直接刺激嬰童和家庭服務型消費,并進一步推動購物中心的業態結構轉型以及主題樂園等市場的成長。
住宅去庫調控漸收緊 商業體政策相對穩
對于備受關注的住宅市場,政府工作報告證實了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庫存仍高,因此總體的目標依然是因城施策去庫存。
而在收緊調控的一二線城市,住宅銷量已出現明顯回調,世邦魏理仕報告指出,今年前兩月,一線城市除廣州持平外同比下降10%-70%,已實施限購的部分二線城市同比跌幅在50%上下。我們認為,2017年全國住宅銷將有10%左右的調整,而一二線城市的主要看點在于加大土地供應補庫存和抑制房價過熱。
此外,人大表示今年將不會實施討論已久的房產稅相關立法也意味著全國性的房產稅不會在今年落地。
穩定信貸利好商業地產 投資潛力流動強
中國政府將GDP增長目標下調至6.5%左右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襯出中國經濟進入穩步轉型通道而對其硬著陸的擔憂正在消散,這無疑也增強了投資者對中國房地產的信心。
事實上,世邦魏理仕此前發布的2017年亞太區投資者意向調查顯示,較好的經濟基本面是投資者選擇中國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中國持續快速城市化進程也的確蘊藏了巨大的商業地產投資潛力。
盡管去杠桿基調下社會融資總額增長目標調降為12%,但由此而來的增量絕對值達到18.7萬億,高出2016年5%左右。因此,我們認為整體仍顯寬松的信貸供給將為大宗物業投資市場提供足夠的流動性。而此前出臺如私募基金禁投房地產過熱城市普通住宅項目,以及近期保監會降低保險公司單一股東持股比例等規定,都有可能間接使回報穩定的優質商業地產成為部分溢出資金的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