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60大數據分析稱,2018年12月多地出現銀行回調利率,城市及銀行數量呈上升趨勢,利率水平出現小幅下降。在融360監測的35個城市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中,12月最低值為上海5.09%,較上月下降10BP;最高值為武漢6.24%,較上月下降2BP。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68%,相當于基準利率1.159倍,環比下降0.53%,首次出現下降;同比去年12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5.38%,上升5.58%。監測的銀行中,2018年12月全國533家銀行分(支)行中,有131家銀行首套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較上月增加14家;12月首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上浮15%及以上的銀行分(支)行數量為357家,較上月減少18家。
說實在,看到當前房地產市場這樣子的一個發展,很多人都會覺得很疑惑,我們當前房地產市場到底是怎么了,房價到底又發生了什么?
首先我們來看房貸利率究竟是由誰來決定的,房地產信貸的利率水平有國家,也就是中國人民銀行所規定的一個官方利率基準,在此利率基準之上,各家商業銀行在去確定自己所使用的一個利率水平,所以我們仔細看,實際上除了國家的一個標準之外,商業銀行對于利率基本上都是自己說了算,所以房地產的利率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借錢給你的成本。
其次我們看到國家從2018年到2019年已經經過了多輪的降息,在這幾輪降息之后,商業銀行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一個天翻地覆的大變化,原先在2018年年初商業銀行的市場環境是相對比較不好的,商業銀行本身的利率水平都是一個較高的水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銀根比較緊,商業銀行如果不采用一個比較高的利率水平的話,將很難進行自己的生存。特別是房地產信貸,在商業銀行中一直屬于一個成本較高,但是收益水平較低的信貸范疇,所以商業銀行對于房地產信貸的積極性都不高。但是在幾輪降息之后商業銀行自己的流動性已經逐漸寬松,再逐漸寬松的情況下,也就沒有必要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一個太過于苛刻的生息。
第三在國家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大面之下房地產市場已經從原先的略帶投機屬性的一個投資市場進入了全面的居住屬性的居住市場,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房地產成了居住,那么對于房地產特別是首套房的信貸利率,則可以考慮按照居住品進行一定的處理了,所以各家商業銀行也就開始放松了,對房地產市場特別首套房市場的一個利率調控。
所以我們綜合來看,并不是當前房地產市場要松綁,而是商業銀行變得有錢了,他才愿意將自己的一個利率水平降低,從而能夠促進整個自己的一個資金的流動,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是商業銀行是一個企業,這是一個企業行為,卻不是一個政府的行為,所以房地產市場根本的大趨勢并沒有因此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