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黑洞公眾號發布最新門店營業調整公告。相較于4月發布的16家最新門店信息,已縮減至12家,除因受疫情影響的上海兩家店以及新開的廣州正佳廣場店,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黑洞全國范圍內又關閉了3家門店,分別是杭州湖濱in88店、烏魯木齊富成國際店、西安雁塔萬象天地店。其中,西安雁塔萬象天地店甚至僅開2個月就面臨閉店。
作為美妝倉儲模式跟隨者的黑洞,曾有著“全球高端美妝零售品牌”名號,于2020年12月在武漢楚河漢街開出了首家店鋪。在此后一年多的時間里,其以核心重點城市布局“一城雙店”,其他城市主打“一城一店”的模式,先后入駐了廣州、深圳、上海等12個核心城市,開出了多家面積近千平米的旗艦店,通過以“藝術+科技+體驗”的印象標識樹起了美妝零售的新標桿。
顛覆式的消費場景、體驗和貨品打破了行業標準,重構了美妝零售邊界,同時加上高辨識度、高顏值的設計風格,每個城市的旗艦店一開業,黑洞HAYDON便吸引很多年輕消費者蜂擁打卡,一時風頭無兩。
然而黑洞HAYDON目前的發展態勢,并沒有按照其創始人Judy 2021年初的擴張計劃進行。當時她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在2021年上半年要開8家門店,到2021年年底開到25家左右,2023年年中突破100家。
事實上,新興高端美妝集合店品牌要提高營收水平,一種方式是加快開店速度,增加收入來源;另一種則是在運營和營銷模式上做調整,吸引新消費者的同時也提高老消費者的忠誠度和復購率。據去年披露的數據,HAYDON黑洞的會員復購率為19.3%,而在今年,這個數字必定大打折扣。
近段時間深受關店困擾的不只有HAYDON黑洞,許多其他的美妝集合店也難逃困境。
HARMAY話梅
4月15日,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在武漢亮相了其全國第十家店,也是其華中首店,同時,從公眾號上公布的信息得知,還有三個新店即將開業。盡管受疫情影響,美業一片疲軟,HARMAY話梅依然逆勢而上,似乎形勢“一片大好”。
華中首店充滿科技感的設計,的確更吸引新一代年輕消費者。在店內,四面的鈦合金貨架縱穿三層樓、四個角的機械手臂上下運作……據說這是全國唯一機械手臂盲盒倉庫。前往二樓,映入眼簾的就是鈦合金的金屬科幻樓梯,配上大面積的鏡子、激光般的白熾燈……讓人恍惚穿越到了未來。
對于武漢新店開張,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表示,“好看哭”“有種哈利波特魔杖店的感覺”,對于門店的裝修風格顯然很有感覺,但相比營業數據似乎就沒那么亮眼。此前,店內員工與官方社交媒體上做足了開業優惠的宣傳,但“進店要限人流、排長隊結賬”的盛況不再。開業5日時,小紅書上的探店筆記數仍不過百。
據業內人士分析,其一:雖然武漢首店SKU眾多,幾乎覆蓋了目前熱門的所有大牌和小眾品牌,但價格優勢不大,這也可能是導致新店開業不火爆的原因之一;其二,HAYDON黑洞全國首店于2020年底便在武漢開業,目前在漢口和武昌各有一家店。這無疑對后來者話梅的開業有一定的影響,“差不多的類型,消費者肯定沒什么新鮮感了”。
此前,HARMAY 話梅因 2021 年 1 月以來銷售的 35 款化妝品小樣中文標簽不符合規定,如標簽無化妝品成分表、無生產批號、無進口化妝品備案文號等,共計罰沒 88.7 萬元。
此次對HARMAY話梅的處罰,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嚴管小樣的開始。小樣生意不好做,HARMAY話梅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目前,公司方面的小樣銷售占到整個公司業務的50%左右,剩下的50%為海外小眾美妝品牌。
針對貨源問題,HARMAY話梅創始人鞠春茂也曾公開表示,其貨源主要來自于專柜和貿易商,目前獲得授權的幾乎全是中小品牌,還沒有與大品牌達成授權合作。
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當下監管政策及市場趨勢,小樣經濟的光環極有可能黯淡下來,這時,以小樣搶占消費者心智的美妝集合店該何去何從,恐怕還要打一個問號。
THE COLORIST調色師
THE COLORIST調色師以“色彩主義空間”的視覺美學出圈,店內的以30多種顏色的彩妝蛋組合而成的 “彩妝蛋墻”和以16000只口紅鋪滿的“彩虹墻”, 成為了社交平臺上網紅打卡的背景板。
然而2022年伊始,北京開業僅一年的朝陽悠唐雙層店鋪關店,同時富力廣場店也顯示暫停營業。有知情人士透露,北京悠唐THE COLORIST調色師關店,主要是為了將THE COLORIST調色師的銷售品類合并進KKV,提高經營效率。而近期多家THE COLORIST調色師門店相繼撤店,也從側面說明,當下的美妝新零售生意并不好做。
THE COLORIST調色師隸屬KK集團,在關店的同時,KK集團也在大量開新店。據招股書顯示,2018-2021年上半年,KK集團門店已從80家開到640家,其中THE COLORIST調色師門店數量為240家。
而在2022年,KK集團預計在國內將新增270家門店,其中KKV110家、調色師70家、X11及KK館分別為40家和50家。顯然,KK集團將更倚重KKV。有熟悉KK集團的行業人士表示,調色師跟KKV的差別在于,KKV包括全品類產品,屬于多業態重疊,而調色師僅集中在美妝。相比調色師,KKV的想象空間更大。“事實上,KK集團他們對于自己的未來,也是處于摸索階段”。
小結
這兩年里,頭部的美妝集合店集團屢獲融資,但是同時也在虧損和關店,甚至可以說,許多美妝集合店都是依靠資本支撐起來的,而自身并沒有充足的盈利能力。
因此,隨著消費者的新鮮感日益消失,靠資本和營銷驅動的零售新物種,依賴流量的玩法已經不香了,如何從網紅打卡地變成消費者真正買得到滿意的商品又樂意經常逛的場所,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章來源:加得商業